第514章 胆大包天(2/2)
这是他度支司的公务,理应由他处理。
“有劳庞师兄。”王清晨请他就坐,亲自斟了茶。
“含嘉仓事务繁杂,庞师兄辛苦了。听闻漕运阻滞,秋粮入库可还顺利?”
“尚算顺利。只是沿途损耗较往年略高,且多有延误。”庞酉语气生涩,许是在税粮清缴上费了不少功夫。
“今日听闻,溪言一入工部便为工部入库数百万两,实在令人汗颜,师兄差之远矣。”庞酉颇有一点老将迟暮的感觉。
庞酉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真诚的赞叹,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
他比王清晨早入朝多年,又在户部经营许久,如今却被这位年轻的师弟以雷霆手段夺去所有风光,心中滋味自是复杂。
王清晨为他斟满茶水:“师兄过誉了。不过是恰逢其会,行了些权宜之计。
漕粮才是国之命脉,稳定持久。此番扑卖所得虽巨,终是一时之财,远不及秋粮入库关乎国本民生。
后续清点、转运、仓储诸事,还需师兄多多费心。”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回庞酉负责的领域,既肯定了对方工作的价值,也暗示了自己并无意插手其职权范围。
庞酉面色稍霁,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师弟放心,含嘉仓诸事虽繁琐,愚兄还应付得来。只是如今各道漕粮陆续抵达,验收入库、核对账目,人手确实有些吃紧。度支司那边……”
“师兄需要多少人手,可直接从清吏司抽调,按照往年惯例就是。”王清晨知道其中必有猫腻,但是他初来乍到却不宜插手,毕竟他现在也是户部一员,想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这番表态干脆利落,毫无掣肘之意,让庞酉有些意外。
如果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王清晨第一把火已经烧了,那么第二把火显然放在人事上更加合适。
他仔细打量了一下王清晨,见对方眼神坦荡,并非虚言客套,心中那点芥蒂便消散了不少。
“既然如此,愚兄便先行谢过了。”庞酉拱手。
两人寒暄之后,庞酉起身告辞。
庞酉离去后,值房内重归寂静。
王清晨并未立刻翻阅庞酉送来的账册,而是皱眉沉思起来。
这位庞师兄,表面谦和,言语间却透着试探与戒备。
他目光落在那叠厚厚的账册上,封皮是度支司专用的靛蓝色绫面,至于内里……
王清晨指尖拂过账册封皮,触感微凉。
他并未急于翻开,而是先唤来宋文清。
“去将度支司近三年税粮入库的旧档,以及沿途漕运损耗都整理一下,都调来我看。”他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宋文清心中一凛,立刻应声而去。
这位新任左侍郎,果然不是省油的灯。
不看新账,先查旧例,这是要摸清底细再动手?
等待的间隙,王清晨处理了几份公文。
窗外日头渐高,秋阳透过窗棂,在他案头投下清晰的斑驳树影。
旧档很快送到,比庞酉送来的新册还要厚上许多。
王清晨埋首卷宗,一手翻页,一手执笔,不时在空白的纸上记下几个关键数字。
他看得极快,眼神专注,户部值房里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轻响。
……
许久,王清晨才放下笔,靠向椅背,指尖轻轻敲击桌面。
庞酉……这位师兄,果然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这笔账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自家师兄在帐里抹了数万石的亏空,或许是历年积弊,也或是近年新账。
若依此账册呈报,度支司便可凭那“合理”的损耗与放宽的标准,轻松去了一大笔粮食。
这可能也是庞酉的试探。
他相信只要自己去问,他定然能够找借口推脱改正,但若是自己不去……
他沉吟片刻,嘴角忽然弯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来人。”
一名书吏应声而入。
“将这些账册,并我方才查阅的旧档,全部装箱。”王清晨吩咐道,语气平常。
“即刻送至右侍郎值房,就说……庞大人方才走得急,似有紧要册页遗落在我处。为防错漏,我将所有相关卷宗一并送回,请右侍郎亲自复核无误后,再行签押。”
书吏愣了一下,旋即低头:“是,大人。”
王清晨既不去找,也不纠错,直接“物归原主”!
只要自家师兄聪明,就知道该怎么做!
下次这账目若再送来,绝不会这般粗糙。
这一手,守中有攻,滴水不漏。
书吏们抬着箱子鱼贯而出时,看向王清晨的眼神已带上深深的敬畏。
箱笼送至庞酉值房时,庞酉正与一心腹主事低声议事。
见到原封不动被退回的账册,以及那整箱的旧档,他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真是这般说的?”庞酉声音平淡。
“回大人,王侍郎确是如此吩咐。”书吏垂首恭敬道。
庞酉挥退书吏,值房内气氛顿时凝滞。
“行了,你们先去吧!”庞酉盯着那箱账册,半晌挥退手下主事。
庞酉独自坐在值房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自家这师弟真是不简单啊!
既不当面戳穿,也不暗中调查,反而让自己抉择。
这可真是好手段啊!
“好个师弟啊!”庞酉低语一声,竟露出一丝苦笑。
他起身,亲自将箱中的账册一一取出,堆在案头。
又唤来方才那些心腹主事。
“将今年已入库的漕粮重新核验,所有损耗,按最严标准计算,不得有分毫宽纵。”庞酉的声音平静。
“至于账目……重做……我不想看到任何疏漏!”
那主事愕然抬头:“这……往年惯例……”
户部的账就是一笔糊涂账,每年都是拆东墙补西墙,拆来拆去,万事大吉。
但是,如今却不少继续如此操作了。
“没有惯例!”庞酉打断他。
主事不敢多言,躬身退下,脚步略显仓促。
庞酉深吸一口气,望向窗外户部庭院中来往的官吏。
他知道,户部的天,要变了。
自己这位师弟,温和表象下的锋芒,已然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