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污点(2/2)
不过,这样一家车企的动静让人对造假企业的怀疑更多,如果戴姆勒也干了,下一个站出来的会是谁
很多媒体都把目光看向了宝马。
bba里,奥迪的大眾、奔驰的戴姆勒都排放造假,宝马还远吗
几乎在诸多媒体都在分析宝马造假概率之时,来自义大利的菲亚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初步的內部调查,认定部分车型採用了来自博世集团的ecu而出现技术疏漏,將会进行车型召回和免费升级。
“技术疏漏”,“免费升级”以及“博世集团”。
相较於主动认罪又让ceo辞职担责的大眾集团,菲亚特的腔调就理直气壮的多了。
密切关注欧洲情况的查诺斯对此猛烈抨击:“这就是德国和法国政府对市场採取的错误的干预,正是由於它们为汽车行业提供的资金,才让这些造假车企能够这样无耻的站在媒体面前!免费升级是我今年听到最大的笑话!”
菲亚特对於外界的杂音保持沉默,只打算成为大佬造假后不起眼的小弟。
雷诺,大眾,戴姆勒,菲亚特,四家车企再加上先前的三菱,车圈今年很不太平。
至此,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排放测试结果姍姍来迟,验证了委婉召回的奔驰车型与免费升级的菲亚特车型,確实存在类似的几乎可以认定为博世集团技术的排放问题。
让人意外的是,德国三巨头的宝马公司在机构测试里没出现问题。
这种情况竟然让不少人心里鬆了一口气,德国汽车的代表总算是保下来一家。
bba,bba,排在前面的还得是“宝”!
第三方测试机构的结果一经出现便如雨后春笋,仿佛是为汽车行业提供交叉验证,本以为市场信用度可以开启修復之时,標致雪铁龙的名字出现在测试异常名单里。
来自法国,来自共同设立汽车產业救助基金的法国。
以及,依旧是来自博世集团的零件基础。
这已经不让人感觉奇怪了。
同时,更多媒体认为这就是德国和法国乃至义大利逐渐释放信號的共同行动,由此让这场排放事件的衝击由硬著陆转为软著陆。
测试结果仍旧在继续出炉,没有出现新的车企名字。
应该说几乎没有出现,日產一款车型的疑似异常甚至不让人觉得有什么大问题。
六月第二周的第一天,欧盟方面再度出台刺激政策,显示欧洲对汽车行业维护到底的態度,也让观望的做空资金逐渐撤退。
从五月初到六月上旬,从雷诺到雪铁龙,ceo进去了,t1供应商变黑了,內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被查了,政府也下狠手进行救助了,整个欧洲的汽车行业似乎要沉寂下来舔舐伤口了。
6月10日,一则重磅消息从美国传来,戴姆勒集团被《华盛顿邮报》曝光正在与美国司法部秘密接洽,因为担忧对柴油车排放造假事件的调查会造成重罚,它率先自首並披露一起源自2006年的合谋。
从2006年开始,大眾、宝马、戴姆勒及其子公司奥迪、保时捷就召开小范围的技术会议,达成限制尿素罐容量的行为,確定旗下柴油车型採用相同容量的尿素罐,最终设定量为17升,较最优方案减少20%-30%,使补充间隔缩短至约3000公里。
同时,他们一起强制要求供应商提供適配的scr模块並禁止开发更大容量方案,以及,联合施压类似巴斯夫这样的供应商在市场维持高价。
也就是,戴姆勒正寻求在美国面前转为污点证人,曝光了与同行一起秘密垄断市场的行径,希望减少自家將来遭遇的罚款。
拿著补贴,出卖队友,死道友不死贫道。
这个消息一出,行业遭遇不知第几次的震动,更让德国政府震怒不已。
查诺斯及时跟进,推特开嘲:“这就是欧洲监管部门的放任,戴姆勒拿著钱,就是可以有恃无恐,更有趣的是,戴姆勒大概確实会被减轻罚款,加油,戴姆勒,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