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审讯初见端倪(1/2)
刺杀风波稍定,京城内表面上已恢复平静,然而暗地里却依旧暗流涌动。鉴于此次刺杀对象乃当今圣上,性质极其恶劣,案件便交由大理寺负责彻查审讯。大理寺少卿王正,领命后深感责任重大,立刻着手部署审讯事宜。
王正,此人在大理寺任职多年,以精明能干、铁面无私着称。他深知此次审讯关乎朝廷安危,容不得半点马虎。当那两名参与刺杀的刺客被押解至大理寺审讯室时,王正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审讯室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更添几分阴森。
两名刺客被牢牢绑在审讯椅上,虽面露惧色,但仍强装镇定。王正缓缓踱步至刺客面前,目光如炬,冷冷地注视着他们。“你们可知,刺杀圣上是何罪名?那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王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审讯室内回荡。
其中一名刺客微微颤抖,但仍咬牙不语。另一名刺客则眼神闪烁,似有动摇之色。王正见状,知道需各个击破。他走到那眼神闪烁的刺客面前,放缓语气道:“你若如实招来,说出你们的上司以及整个刺杀计划,本少卿或许还能在皇上面前为你求情,从轻发落,否则……”王正故意停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慑。
那刺客听闻,心中一阵纠结。想到株连九族的后果,他不禁打了个寒颤。犹豫片刻后,终于开口道:“我们的上司是兵部员外郎赵铭,此次刺杀计划,便是由他一手策划。他让我们在城郊山林设伏,务必取圣上性命。”
王正心中一凛,没想到牵涉到兵部官员。“赵铭?他为何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这背后还有何人指使?”王正追问道。
刺客却摇头道:“我们只是奉命行事,其他的并不知晓。”王正见从他口中暂时问不出更多,便将目光转向另一名刺客,再次展开凌厉攻势。然而,无论王正如何审讯,那名刺客始终紧闭牙关,不肯吐露半个字。
无奈之下,王正只能先将这两名刺客收押,迅速进宫向圣上禀明审讯情况。李旦听闻刺杀主谋竟是兵部员外郎赵铭,龙颜大怒。“这赵铭好大的胆子,竟敢策划刺杀朕!立刻将他缉拿归案!”李旦拍案而起,眼中满是愤怒与威严。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这个消息也如一阵旋风般迅速传开。大臣们纷纷议论纷纷,对此次刺杀事件背后的真相充满猜测。有人怀疑赵铭背后另有主使,绝非他一人所为;也有人担忧此事会引发朝堂动荡,影响国家安稳。
而在这一片议论声中,三殿下李隆基却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此次刺杀行动绝非如此简单。赵铭身为兵部员外郎,虽有一定权力,但若无强大势力支持,怎敢贸然策划刺杀皇帝这般惊天之举?这背后必定隐藏着更大的阴谋,犹如冰山一角,水下的部分或许更为庞大。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不可掉以轻心。赵铭背后或许还有他人指使,儿臣恳请父皇让儿臣参与调查,定要将幕后黑手揪出,还大唐一个太平!”李隆基上前一步,向李旦奏道。李旦看着眼前坚定的儿子,微微点头。“好,隆基,此事就交予你和大理寺一同彻查,务必查清真相,不可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
于是,李隆基与王正联手,开始对赵铭展开深入调查。他们一方面派人密切监视赵铭的府邸,防止他逃脱或销毁证据;另一方面,对赵铭的人际关系、过往行踪进行详细排查,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揭开这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整个京城都被笼罩在一层紧张的氛围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刻。
章六:真相渐明晰
在李隆基与大理寺少卿王正的紧密追查下,兵部员外郎赵铭很快被缉拿归案。赵铭被押解至大理寺审讯室时,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与绝望。他深知,自己此次犯下的乃是滔天大罪,一旦真相大白,必将万劫不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