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迷惑·措施·逻辑(2/2)
-
杨坚也觉得李自成等人这一回的应对确实值得赞叹。
都觉得他们走投无路了,所以明朝这边对于他们投降才一点都不怀疑——确实是山穷水尽了,这能有什么假?这可都是明晃晃的摆在那里的,不是伪装能装出来的。
而李自成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偏偏就是来了一手诈降。
诈降还不是随随便便的那种诈降,而是各方面都力求做到完美、没有任何毛病的诈降。如果不看他们的打算,只看这表示投降之后的种种表现,那可真的就是一个真心投降的样子。
明朝朝廷要求统计人数,他们就统计;要求签订协议,他们就同意;给他们提供食物酒水,他们就吃喝;给他们安排行程,他们就听话……
这根本没有露出来半点行迹!
至于说诈降这件事情,恐怕明朝朝廷这边也有自己的逻辑——他们可能是觉得,哪怕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一群头领们其实不太愿意投降,可能有什么其他打算,但是普通的起义军士卒却并非如此。
毕竟,之前的境况确实是山穷水尽,没吃没喝,衣服也因为阴雨连绵而近乎全部报废,武器马匹等也同样因为没吃没喝阴雨连绵报废……如此一来,普通的士卒们又怎么还有什么接着打仗的心气?
肯定是会心怀恐惧和抵触的!谁也不愿意自己日后再面临这样的境况,这种随时可能死掉的境况啊!
起义又不是为了去死,起义不就是因为没吃没喝没穿可能要死吗?结果,现在因为起义所以才陷入了这样的境地——这些起义军的普通士卒肯定不愿意再继续这样的日子了!
因此,哪怕李自成等人有什么其他想法,这些普通士卒肯定会愿意听从朝廷的话,老老实实投降的。
而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纵然有再多想法,没人、没多少人愿意听他们的,那又有什么用呢?
就算他们带着少量的人跑路了,那起义军的大头也还是真的被招降了啊!
这就是成功……
杨坚觉得,陈奇瑜等人很可能确实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才觉得这一次招降没有问题。
但是确实不是这样的啊。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另有打算,而起义军也根本没有因为近日来的遭遇而失了士气心气,他们真的全都在诈降!
不过话说回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到底是怎么鼓舞士气、怎么和这些普通的起义军士卒说的,才能让他们都没有因此而真的选择投降,而是还愿意来一次诈降,继续跟着他们流动作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