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2/2)
“不可能...”李主任倒退一步。
广播突然自己启动了,播放出周小小的声音:“...揭露李主任的罪行...”接着是李主任自己的声音:“...足够判十年八年...”
整个厂区都听到了这段对话。
调查组迅速控制了局面。原来,那个北山疗养院的老管理员偷偷寄出了举报信,加上广播里的自白,李主任被当场拘留。
后续调查证实,李主任不仅掩盖林晓梅的死亡真相,还涉及多起贪污和安全事故瞒报。老书记康复后出面作证,揭示了那个特殊年代的诸多黑幕。
周小小终于洗清了冤屈,但她发现银锁片失去了温度,魂影们也再未出现。春天即将结束时,她收到一封信,寄信人署名“国强”。
信中写道:“感谢你为母亲昭雪。我现名陈强,在南方工作。母亲日记里提到过一枚银锁片,那是她留给我唯一的东西,如果你愿意...”
周小小抚摸着手里的银锁片,终于明白这一切的缘起。她回信约见陈强,准备将这枚承载了太多往事的银锁片物归原主。
又是一个雨夜,周小小梦见魂影们来告别。林晓梅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向她鞠躬致谢,渐渐消散在曙光中。
醒来时,雨过天晴,阳光透过宿舍窗户,照亮空气中的尘埃。周小小知道,那些被时代掩盖的真相终于晒到了太阳,而她的生活,也将迎来新的开始。
厂里决定成立安全监督委员会,周小小被提名担任委员。她走在厂区间,人们依然会用特殊的眼光看她,但不再是恐惧和排斥,而是尊重与好奇。
有时夜深人静,周小小会觉得银锁片似乎还有一丝余温,仿佛那些魂影并未完全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着生者。
她站在窗前,看着月光下的槐树,轻声说:“放心吧,我会继续看着,不会让黑暗吞噬光明。”
周小小被关在保卫科那间阴冷潮湿的小黑屋里,唯一的光源是门上方那扇装着铁栏的小气窗透进来的、厂区路灯的昏黄光线。霉味和尘土味混杂,直冲鼻腔。她蜷缩在冰冷的木板床上,紧紧攥着那枚已经失去温度、变得黯淡的银锁片。李主任最后那志在必得的冷笑和威胁言犹在耳,但她心中更多的是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证据虽然被夺走,但真相已然在她心中炸响,并且,以那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广播了出去。
门外传来脚步声和钥匙叮当声,不是一个人,是很多人。门被打开,手电筒的光柱刺得她睁不开眼。她听到一个陌生的、带着威严的声音:“周小小同志在这里吗?”
“在,就在里面。”这是保卫科长的声音,但失去了往常的倨傲,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光柱移开,周小小适应了一下,看到门口站着的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穿着深色中山装、表情严肃的男子,他身后跟着几个年轻人,还有面色惨白如纸、被两个人看似陪同实则看管着的李主任。厂里的一位副书记也跟在后面,神情复杂。
“周小小同志,我们是市里派来的联合调查组。”中山装男子开口道,语气平和但不容置疑,“我是组长赵刚。请你出来一下,我们需要了解情况。”
周小小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努力保持镇定。她走出小黑屋,发现走廊里也站了不少人,包括一些被惊醒、远远围观的职工,他们脸上写满了惊疑和好奇。
李主任的眼神像毒蛇一样缠着周小小,但他嘴唇紧闭,不敢多发一言。
调查组的工作雷厉风行。他们迅速分头行动:一部分人立刻去查封了保卫科和李主任的办公室;另一部分人开始找厂领导、当晚值班的保卫人员以及广播站工作人员谈话;赵组长则亲自带着周小小和记录员,在厂党委的一间办公室里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详细问询。
周小小毫无保留,从她收到匿名信和银锁片开始,到走访北山疗养院、遭遇跟踪、发现林晓梅隐藏的材料、被追捕、直至广播被掐断、与李主任对峙、银锁片神奇地送入录音和魂影显现……她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关于魂影的部分,她犹豫了一下,但看到赵组长沉稳的眼神,还是选择了如实相告。她注意到记录员写字的手停顿了一下,但赵组长只是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脸上并无讥讽或怀疑的神色。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广播里突然再次出现的声音,以及很多职工都声称看到的……异常现象,或许可以解释。”周小小最后说道。
赵组长合上笔记本,沉声道:“周小小同志,谢谢你提供的情况。事件的某些环节确实超出常规认知,但你所反映的李文杰同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清晰,性质恶劣。我们会依据党章国法,严肃彻查。请你暂时留在厂里,配合后续调查,但你不是审查对象,行动是自由的。”
接下来的几天,红星机械厂仿佛经历了一场地震。调查组驻扎在厂招待所,日夜不停地工作。谈话、查账、调阅档案、外围取证……气氛空前紧张。李主任(李文杰)被正式隔离审查。关于那天夜里神奇广播和“闹鬼”的传闻在工人中间飞速流传,版本越说越玄,但核心一致:李主任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冤魂不息,出来告状了,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这种带着浓厚民间迷信色彩的舆论,无形中给调查组的工作带来了某种压力,但也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道德审判氛围,让那些可能想为李主任遮掩或沉默的人心生忌惮。
老书记在病榻上听闻消息,病情竟好转了不少,他不顾医生劝阻,让调查组的人到病房为他做了笔录。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老泪纵横,证实了当年林晓梅案的诸多疑点,以及他当时受到排挤、无法深入调查的无奈。他还提供了另几起可能被瞒报的安全事故线索,都指向李主任主持工作的车间。
调查组顺藤摸瓜,不仅彻底查清了林晓梅案的真相——李主任(时任车间主任)因贪污公款被会计林晓梅发现,设计陷害并将其关入北山疗养院迫害致死,伪造病历,并与疗养院负责人勾结,每月收取封口费——还连带挖出了多起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在生产和建设中偷工减料、以及重大安全事故瞒报误报(包括老郑的案子和新近溺水男工的事件)的罪行。涉案金额之大、时间跨度之长、性质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
那个北山疗养院的老管理员,在周小小离开后,终于鼓起勇气,将多年暗中收集的一些零散证据和写好的举报信寄往了市里和省里的多个部门,这封信恰好在广播事件后送达,成为了重要的催化剂和佐证。
春天彻底占领了这个北方工业小城。槐花盛开,甜香弥漫,阳光变得灼热。红星厂的围墙上的标语被重新刷写,换成了“拨乱反正,深化改革”、“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等新的内容。
全厂召开了多次大会。大会上,调查组赵组长庄严宣布了对李文杰的处理决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严惩。涉及的其他责任人也得到了相应处理。厂领导班子进行了大幅调整,一位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强的副厂长被提拔起来主持工作。
周小小的名字传遍了全厂。她不再是被排斥的“扫把星”或“搞封建迷信”的怪人,而是成为了勇敢揭露黑幕、为冤屈者发声的英雄。人们看她的眼神充满了敬佩,甚至带点好奇的敬畏——关于银锁片和魂影的传说,已经成了厂里传奇的一部分。
厂里新的领导班子决定成立职工安全监督委员会,旨在加强群众监督,防止类似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