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意难平(十五)(2/2)
偏偏国难危急,容不得宁王府细查,也容不得军队拖延。为不独担骂名,只好请旨,让朝廷派大理寺协办。
袁真叹气道:“那些高门大户勾连交错,即便有朝廷协办,骂名也是咱们背,将来在云州这地界上,指不定过得多刺挠呢。”
有个和昭昭一般大的小婢子,跟着修宁读过几本书,愤愤道:“既如此,干嘛要北上抗敌?吴党烂成那样,还要留着掣肘咱们,这种近佞远贤的朝廷有什么值得保的?”
众人只觉这话说得痛快,忠臣良将本就不该有此境遇。
又有人道:“就是!旁人打不赢的仗,为何要我们父兄去打?拼死拼活,护在身后的却是这些货色,凭什么?”
还有人小声说:“倒不如学东晋司马睿,坐守一方养精蓄锐,一旦衣冠南渡,不必担篡位的罪名,就能……”
噔一声。
众人循声望向修宁,她手边被重重搁下的茶盏还在晃,冷淡问:北边死的百姓将士是不是人?
众人怔怔点头。
她又问:如今世道正乱,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者众多,你们可曾缺衣少食?
众人缓缓摇头。
她道:既受尊养,就要在关键时候舍身。你们从军的父兄并非为朝廷一战,而是为天下百姓。
话虽如此,但道理是道理,觉悟是觉悟,心中的不平和委屈难以挥去。
众人沉默着,就连说这话的修宁也垂眸凝眉,炉内的炭火渐渐熄了,袁真笑了笑:“夜深了,咱们散吧。”
婢子们收拾桌椅小凳和地上果壳,拿来温好的汤婆,让袁真昭昭抱着走。
两人向修宁道了别,脚还没踏出去,忽听门外有人急匆匆道:“二管家在不在!”
袁真一愣,能找到这里来,定是极要紧的事。
果然,门一开,踏进来个穿甲的汉子。
他是来传消息的,给修宁跪下行个礼:“郡主,朝廷派来协办的人已到。今晚就要动手。因抄出的罪产粮米不便直接送进大营,需得运到府内点清……大管家病了,让我来请二管家,速速到城门去。”
袁真苦笑一声,也不多说,向修宁拱了拱手:“郡主,我去了,您早些歇息。”说罢便踏门而出,走进漫天风雪里。
她步子极快,昭昭小跑才跟得上,提醒道:“这是脏事。”
高门大户勾连紧密,经商从政的不少,产业颇多。袁真操持府内事宜,常与他们有买卖交易。此时若去抄家,今后再打交道,怕是没那么容易。
袁真何尝不知道这是脏事?
她走在雪里,深深浅浅,如踩云泥:
“脏就脏,我下头没人了,还能像大管家一样装病么?再说郡主方才那番话,我是听进去了的。”
昭昭点头跟上:“我跟你一起去。”
袁真愣了一瞬:“屁大点的娃娃,想学大人揽活挨骂?”
“能一起追敌除奸,还不能一起被人骂几句么?”昭昭把手揣进袖里,“咱们可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她性子倔,袁真也不多劝,笑道:“这话不假,你就是我亲妹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