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职场小聪明 > 第912章 文科生学编程难度越来越大

第912章 文科生学编程难度越来越大(1/2)

目录

文科生学编程难度越来越大,过去是线性编程,也就是靠逻辑就可以,现在是非线形编程,还要加数学,因为大模型,人工智能现在是主流,对于没有高数和线性代数,还有数字电路的概念的人,难度非常大,例如异或门就是过往编程无法解决的,只能通过非线性编程解决,例如与门,非门,就很好理解,但1和1相同为0,1和0为1,0和1为1,0和0为0,这种问题过往的线性编程是无法解决的,哈哈

好,那我就按照你提的思路,用经济学的“分工—门槛—收益—博弈”的逻辑来分析文科生学编程为什么越来越难。

?

从线性到非线性:文科生编程困境的经济学与博弈论分析

一、编程的“线性时代”:逻辑即财富

在计算机发展初期,编程是一种“逻辑劳动”。程序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现实问题抽象成逻辑步骤,然后逐条写在代码里。

比如:

?\t银行取款→验证密码→判断余额→扣款→打印凭条。

这个逻辑链清晰明了,几乎不需要复杂的数学,只要逻辑训练够好,文科生完全能胜任。

经济学类比:这类似于手工业时代。

?\t工匠靠的是经验与逻辑。

?\t价值在于“明确的规则”和“精细的执行”。

在这个阶段,文科生的思维优势(善于归纳、叙事、逻辑组织)能与编程天然契合,因此文科生跨界进入程序员行业并不罕见。

?

二、非线性问题的出现:xoR悖论

然而,随着问题复杂度的提高,线性逻辑遭遇了瓶颈。最着名的例子,就是异或门(xoR):

?\t输入(1,0)或(0,1)→输出1。

?\t输入(0,0)或(1,1)→输出0。

如果把这四种情况画在二维坐标平面上,你会发现它们无法用一条直线来分开“1”和“0”。

这意味着:线性逻辑无法解决xoR问题。

在20世纪60年代,这个悖论一度让“神经网络研究”陷入停滞,直到后来引入了“非线性激活函数”,才真正突破。

经济学类比:这就像工业社会的转型点。

?\t原来的工艺逻辑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t必须引入更复杂的机器(数学建模、非线性函数)来提升生产力。

此时,编程开始从“工匠逻辑”走向“科学建模”。

?

三、非线性编程与数学的进入

当代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的核心,是非线性函数的叠加与优化。其基本形式:

y=f(\\suw_ix_i+b)

?\t线性部分:输入乘以权重再加偏置。

?\t非线性部分:激活函数(如Sigoid、ReLU),突破了线性分隔的限制。

没有非线性,就无法解决复杂问题。

因此,数学知识成为编程不可或缺的基础:

1.\t高等数学:导数、极限→用于梯度下降优化。

2.\t线性代数:矩阵运算→用于神经网络的参数存储与运算。

3.\t概率统计:模型预测→本质是最大化某个概率分布。

4.\t数字电路逻辑:异或、与非门→神经元运算的物理类比。

经济学类比:这就像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劳动者必须掌握复杂机械的操作技能,否则将被淘汰。

?

四、门槛的上升:文科生的相对劣势

对于没有数学训练的文科生来说,编程学习的难度骤然增加。

?\t以前:只需逻辑,像写作文一样有头有尾。

?\t现在:要理解模型,就必须掌握函数、矩阵、概率这些抽象工具。

这导致文科生在技术劳动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减弱。

?\t文科生强项:语言、逻辑、沟通。

?\t工科生强项:数学、建模、抽象计算。

在AI时代,需求重心转向后者。

博弈论视角:

?\t线性编程时代:逻辑足够,文科生与工科生是“合作博弈”,差距不大。

?\t非线性编程时代:数学稀缺,工科生拥有“技术垄断”,文科生处于劣势博弈。

?

五、技术分工的再组织

经济学告诉我们,随着技术升级,劳动市场会重新分工。

文科生未必完全被淘汰,而是会在新的分工结构中找到位置:

1.\t接口层:与大模型交互,提出合适的需求(proptEngeerg)。

2.\t解释层:把模型输出转化为可理解的内容,面向大众或决策层。

3.\t制度层:围绕AI伦理、规则、治理,提出社会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文科生不一定要与工科生“正面竞争”数学建模,而是可以利用叙事、制度设计、跨界沟通的能力,在技术社会中找到新的立足点。

经济学类比:就像工业革命后,传统手工艺人虽然失势,但他们的后代未必全是工厂工人,很多转向了设计、管理、市场。

?

六、技术门槛与“淘汰—进化”机制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导致类似的淘汰与再分工:

?\t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手工业者衰落,但工厂工人成为主体。

?\t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体力劳动减少,认知劳动崛起。

?\t信息社会→智能社会:逻辑劳动自动化,建模与创造性劳动崛起。

这是一种典型的“熊彼特式创造性毁灭”:旧的比较优势被摧毁,新的优势和分工模式诞生。

对于文科生而言,过去的逻辑型编程优势已经部分被毁灭,现在需要寻找新的比较优势。

?

七、博弈论下的个人策略

在这样的结构转型中,个体的选择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