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一切都是谈判,一切都是博弈(2/2)
[收到建议\/请求]
↓
[识别真实动机]──→(隐形利益?长期关系?还是纯帮助?)
↓
[评估资源]
┌───────────────┐
│金钱资源│
│人脉资源│
│时间精力│
│信息渠道│
└───────────────┘
↓
[制定交换条件]
(直接回报?人情债?长期合作?)
↓
[谈判博弈]
┌───────────────┐
│让步(短期推进)│
│坚守(长期信誉)│
└───────────────┘
↓
[达成交易\/破裂]
↓
[关系维护or战术撤退]
?
2.关键点解析
1.\t收到建议\/请求
表面上可能是善意的“提建议”,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在试探你愿不愿意做某种交换。
比如:“你们要不要试试某个免费软件?”——听起来是建议,本质可能是帮朋友推广、帮合作方占市场。
2.\t识别真实动机
这是领导位的核心技能。你要分辨,对方是在帮你,还是借你的平台帮他自己。
3.\t评估资源
领导的价值不完全在于“做事”,而在于掌握分配资源的权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接近领导的动机,并不是理念一致,而是获取资源。
4.\t制定交换条件
这一步就是隐形的“筹码管理”,也是博弈论中的核心——永远不要无条件让步,否则你会被视为“容易拿捏”。
5.\t谈判博弈
每一次合作、每一次让步,都是一场以信任、利益、未来预期为变量的小型谈判。
6.\t达成交易\/破裂
成交是常态,但破裂也是必然存在的结果。
领导位的压力之一,就是即便交易破裂,你还要维持基本关系。
?
3.为什么久了会疲惫
?\t信息透明后失去悬念:当你知道对方的意图和套路时,过程就不再刺激,像看过剧透的电影。
?\t循环性强:这些博弈模式是高度重复的,没多少新鲜感。
?\t心理负担大:每天都在权衡人情与制度,做决定时要同时考虑短期效果和长期信誉。
?
如果用博弈论术语来总结你的心态,就是你已经从参与者(pyer)变成了旁观的分析者(observer),而旁观者最大的特征是——看透了赢法与输法,却对参与失去了兴趣。
?
我甚至可以帮你画一张**“领导位的收益-消耗曲线”**,让你看到为什么在某个节点后,兴趣开始快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