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职场小聪明 > 第885章 看古惑仔电影,江湖儿女,不问前程

第885章 看古惑仔电影,江湖儿女,不问前程(2/2)

目录

陈浩南是全剧最核心的人物。他英俊、义气、沉稳、少言——是典型的大哥式形象。但其实,阿德勒心理学中强调的“自卑-补偿”理论,在他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幼时自卑的源头:没有家庭庇护、社会边缘成长

浩南从小便在九龙街头长大,缺乏父母照护。在《人在江湖》开头,他和山鸡在楼下被人欺负时,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彼此。这种早期社会劣势(feriority),促使他建立一种“我要强”的人格。

阿德勒指出,每一个人都以某种方式克服自卑感,而某些人则发展出“补偿”机制。陈浩南不是天生的老大,也并不喜欢权力,但他太需要一种安全感——于是他选择用“义气”和“担当”来构建一个别人依附、自己有存在感的位置。

●假大哥的悲剧:有情有义,却无法承担命运

陈浩南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特质——**“情绪冲动”与“责任逃避”**共存。他在兄弟出事时总是挺身而出,但面对女人、面对江湖规则时,又常常选择逃避。他不想当坐馆,不想成为权力的中心,但却总是被逼上位。

这就是典型的“补偿式领导人格”困境:你要强,但你怕背负太多;你想保护兄弟,却又不愿真正控制他们;你害怕失去被依赖的价值,但你又不想被责任压死。

阿德勒称这种人往往会发展出“社会兴趣”(sociali)不健全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想当好人,但无法在大我与小我之间找到平衡点。

所以,浩南终究是一个脆弱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江湖神话,其实建立在一次次自我伤害和情绪补偿上。

?

二、山鸡:天生的“边缘人”,自由人格的极致体现

相比浩南,山鸡(陈小春)是整个系列中最“灵活”的人物。他敢于突破规则、能和黑帮女人恋爱、跑到英国当议员……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挑战传统江湖的僵化结构。

●阿德勒视角下的“补偿-进攻型”人格

山鸡早期同样自卑,他不是堂口最能打的,也不是最帅的,甚至常常被人当“配角”。但他的补偿机制是进攻性的,阿德勒称之为“积极攻击型补偿”:通过不断突破边界、吸引注意力、制造事件,来构建自我价值。

山鸡用轻浮、调侃、玩世不恭来掩盖内心的不安。这种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看似自由奔放、朋友一大堆,但内心其实缺乏稳定感和安全感,一旦没有注意力聚焦,就会焦虑、失落。

●山鸡的转变:从玩世不恭到承担责任

随着剧情推进,山鸡开始结婚、生子,做议员、担责任。他开始学会控制冲动、考虑后果——也就是说,他从“个人主义”走向“社会兴趣”,开始完成阿德勒所说的“成熟人格的统一性”。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自由不是逃避,而是自我边界的掌握。山鸡最后虽不再江湖,但活得自在,恰恰是整个系列中最“完成自我”的人。

?

三、大飞、靓坤、乌鸦:失败人格的三种典型

在《古惑仔》中,有许多反面人物塑造得极其成功,他们并不是无脑反派,而是具有真实动机和性格结构的失败者。

●靓坤:极端控制欲+自恋型补偿

靓坤是《人在江湖》的大反派。他做事狠辣、阴险、疑心重。他的性格有着明显的“控制型人格障碍”特征——阿德勒认为,这种人往往来自于童年过度否定或无价值感的环境,为了获得控制感,发展出极端的掌控与惩罚倾向。

靓坤看似要的是“胜利”,其实要的是不会被别人否定的地位,否则他会彻底崩溃。就像他死前那种“你敢不听我,我就杀了你”的疯狂,是他内心极度自卑的最终爆发。

●乌鸦:快感型暴力人格,失控的冲动本能

乌鸦是最极端的暴徒。他杀人是为了快感,是阿德勒理论中典型的“暴力型自我防卫机制”——早年在社会被践踏的人,为了让自己不再被欺负,选择了反过来“无限欺负他人”。

乌鸦是那种社会中最边缘的被驱逐者,他既没有归属感,也不相信任何人。他的暴力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报复社会。

●大飞:情绪化+缺乏社会兴趣的领导者

大飞是浩南的死敌,也是一个很有血性的角色。他脾气暴躁、做事冲动,和浩南完全对立。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缺失”的人,无法处理群体关系,常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敌对界限。

大飞也是一类失败者:有能力,有魄力,却因为无法调和人际、无法容纳他人、终成孤家寡人。

?

四、友情岁月,是一首江湖梦醒后的挽歌

片尾曲《友情岁月》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不只是旋律动听,而是歌词戳中了所有“江湖人”的内心:

原来我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电影里再没有比这更温柔的时刻了。那群兄弟,曾浴血沙场,最终却如散落江湖的风筝,各自飘零。

阿德勒强调“归属感”是一个人成熟的基础。而兄弟义气,其实是这群江湖人早期在社会中无法获得归属感后的“替代方案”。他们用刀与血、酒与情,建构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江湖家庭”。

但归属的本质,终归是要走向社会、家庭、和平与成长的。当兄弟逐渐分离,他们要不就成长,要不就沉沦。

?

五、后江湖时代的启示:成熟,是懂得放下刀的那一刻

当我们回头看《古惑仔》,会惊讶于它讲的不是“混”怎么成功,而是“混”最后都会败。

郑伊健的眼神,在系列末尾越来越淡然,他不再像早期那样,眼里带火。山鸡也不再嬉皮笑脸,而多了几分中年人的沉稳。这是成长,是变老,是认命。

但也正是这个过程,才让他们成为真实的人,不再是热血漫画中的男主,而是身边可能出现的兄弟——有缺点、有挣扎、也有回头的勇气。

阿德勒说:“成熟不是追求优越感,而是实现对世界的贡献。”那么,《古惑仔》的终极答案可能是:

成功不是做大哥,而是做一个能走出江湖,还能被兄弟记住、被女人原谅、被自己不后悔的人。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