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厉夏的小心思(2/2)
万一滦国,安国等国经不住皇都方面的压力,直接断了和炎国的商贸往来怎么办,炎国就真的四面楚歌了。
所以炎国需要一个桥头堡,一个马甲。
杞和宁两国就是最好的马甲了。
他们国家小,无法对炎国翻脸,除非他们想灭国,何况还就在面前,大军几天功夫的事情罢了。
两个国家无法封杀炎国,就只能老老实实当做桥头堡了。
再加上这两个国家存在感比较低,没有太多的人关注,何况他们还和东南各国都有一定的联系。
这就是炎国打开东南市场的渠道,感觉这两个国家把所有优势都占了,得到的资源偷偷运回炎国消化就可以了。
即使被那些国家发现了又如何,这两个国家虽然小,那也是独立国家,你制裁炎国,抓杞宁两国的商人就说不过去了。
等到操控了两国的市场,炎国就可以向着滦国和东南方向渗透了,粮食来源渠道源源不绝,对于整个炎国未来也是有帮助的。
第三层考虑,可以稍微改变一下炎国不好的名声。
两国之所以过来,其实更多的是畏惧,不要这两万石粮食,也是对两国进行示好。
让炎国的名头不至于那么臭,稍微改变一下炎国在他们眼中的不好形象,也方便炎国商人通过两国去做生意。
没有舍哪有得,通过放弃这两万石粮食,换取两国对于炎国的好印象,支持炎国的商队。
更何况这两万石粮草,原本就不是炎国的,炎国也没有亏,最多只能算没占到便宜罢了。
第四层目的,是为了让两国跟炎国深度捆绑。
不要以为只有联盟和附属才算是捆绑,其实利益捆绑也是一种捆绑,而且比另外两种要更加的牢靠。
通过做生意和两国建立关系,正常交易,不占你便宜,不欺负你,还正常缴税,两国贵族和王室赚到钱了,自然会维护炎国的利益。
如果真的有什么人对炎国不利,恐怕两国还会暗地里帮炎国呢。
小国哪有什么完全的自主,无非是大国碍于颜面罢了,炎国现在的外部环境不允许罢了。
看似两国没有成为附属国,到时候他们还有多少自主权就不好说了。
两国使者盘算了一下,如果只有这点要求的话,确实不算是什么大问题,节约了两万石粮食不说,还能让炎国帮助他们对抗顺国的压力。
关键是做生意都是民间的,他们一分成本都不需要掏,还可以光收税,这简直是送上门的好事啊。
在这个时代,百姓的钱财那是他们自己的,百姓生活交易跟他们没关系,炎国商人从那些贱民身上赚了钱,还要给他们国家钱交税,这事不要太好了。
毕竟都只是小国,两国对商业其实是免税的。
一方面是不重视商业,其次是因为能做生意的都是贵族,贵族原本就有免税的特权,再有就是国家太小,不方便去计算税收一类。
最多就是收一些进城税,其他的任何商税都没有,他们国家的税收,还是依靠最原始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