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85章 山西园区

第385章 山西园区(2/2)

目录

而在这座“新城”的外围,建了一圈单薄的竹制篱笆,典型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虽然材料和工艺还很原始,但是已经具备“民工宿舍”的雏形了。这竹篱围起来的一大片区域,就是“园区”。

不过在大唐,能住上免费的民工宿舍,还要什么自行车?

园区里面的“预知房”,虽然成本极低、也很速成,但是让住户舒适地在这里住上个把月,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这是……一夜城?一晚上就建起的城市?”

细作自然是不懂什么“工业化”、“规模效益”、什么“劳动生产率”这类的东西。

他什么都不懂,但他大为震撼。

大明工匠名不虚传啊,这才多久工夫,居然就手搓了一座新城镇出来……

“你的工牌呢?”

细作正沿着新城的“主干道”要往里钻,被路旁的一道“哨卡”给拦住了。

在哨卡站岗的“哨兵”并不是职业士兵,而是一个平民,身上没有披甲,只穿布衣,脑袋上却戴着一顶圆滚滚的奇怪“头盔”。

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安全帽”,自然也没有听说过“工牌”是啥玩意儿,傻愣了一会儿。

就在这个时候,正好有几个工人勾肩搭背地过来了,顺手从兜里掏出一块木牌,木牌上刻着一串号码。

牌子不知道在哪里砸了一下,上面的好几位数字已经模糊不可辨认。

然而那位“哨兵”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随意地挥了挥手,放那几个哥们儿进去了。

细作虽然没有见识过身份证,但是在此刻福至心灵——这些记着数字的木牌,便是标识民夫身份的凭证!

只能说,大明在管理和防间谍方面有点想法,但同时也破绽百出。

不就是一个破木牌刻几个字么,谁不会手搓啊!

至于说数字对不上、会不会被发现?

呵,大明官方或许制定了一套基于数字规律的密码防伪系统。

但是看这“哨兵”懒懒散散的样子,像是会仔细排查的样子么?

“我的工牌在路上掉了,我再回去找找。”

细作很快在脑海里构思好了让大部队打入敌人内部的办法,找了个借口脱身,沿着山中小径,悄咪咪地又摸回了唐军阵营。

接下去的几日。

大明的“临时园区”里,时不时地会多出来几个陌生人,说话带着点关中的口音,手里的工牌则因为“风吹日晒”,被磨得无可辨认。

而这些可疑的家伙,都没有例外地被放进了园区。

毕竟这地方集中了这么多民夫和当地居民,每天进进出出的,又没有刷脸打卡机,谁查得这么细啊?

给看个木牌子,差不多就得了。

不消说,这帮持可疑证件混进来的新人,很多便是大唐士兵乔装打扮的假“民夫”。

五千人结队南下,那只能走大路,铁定被拦截。

但是五千人分头行动,化整为零走小路,在山西高地的崇山峻岭之间,还是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

…………

“伍……伍长,我们会不会被发现啊?被发现会不会被杀头啊?”

“别别……别慌,我们是军人!还打不过那几个平民吗?”

“可是我们没有带武器,而对方可是有一百万人啊。”

“……总之怕别来,来别怕!跟我来便是!”

园区门口,一队唐军伪装的民夫忐忐忑忑地走来,僵硬地掏出木牌。

“进去进去。”

看门的大爷都懒得瞅他们一眼,往里面挥挥手。

呼……

唐军众人长舒一口气,暗暗握拳。

心情一放松,他们这才有心思东张西望。

结果一张望,就发现了令他们几乎呼吸停止的恐怖场面——

“伍长!您怎么把部队的盔甲给传来了!”

在手下的尖锐爆鸣中,唐军小头领这才发现,他竟然穿着一身全套唐军铠甲!

因为太紧张,一行人居然没有发现这个大到比黑锅还大的漏洞!

而更让他们惊掉下巴的是,大明的民夫居然也没有发现不对劲,就这么放一个唐军盔甲人大摇大摆地进来了!

这是他们在请君入瓮呢,还是松弛到了一定的境界?

唐军“细作”们在惴惴不安中,在园区内混迹了数日。

…………

就这样日积夜累,渐渐的,五千大唐好汉就这么丝滑地混进了大明的营地。

全程毫无波折,顺利地超乎他们的想象。

一开始,这帮半路出家的“细作”还是很拘谨的,走路低着头避着人,眼神躲躲闪闪的。

在如此可疑的行径都没有被对方察觉以后,他们的胆子也很快大了起来,彻底融入。

因为园区正在不断扩建,他们甚至还在包工头的指挥下,用预制板给自己盖了住房,吃大明的大米,住大明的房子,就这么暂时安顿了下来。

既然扎稳了脚跟,那水到渠成的,下一步便是搞事了!

是向外传递情报呢,还是杀人放火呢,还是干别的什么坏事呢?

不过目前来说,他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民夫毕竟是民夫,不可能知道什么军事机密,连自己大老远来山西干什么都说不清。

而明军的兵营和民夫的园区是完全隔离的,执行严格的出入门禁制度,双方人员(除了某位既打仗又打灰的复合型人才以外)没有交集,这些唐军细作想要混进去无异于痴人说梦。

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园区里就算干些杀人放火的“小事”,也影响不到明军本体,还容易被一下子扑灭。

作用有限不说,还会把五千生力军给白白葬送了。

所以这几天,他们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吃大明的大米——虽然对财大气粗的大明来说,并没有什么所谓便是了。

不过,这些细作倒也并不着急。

反正都已经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了,还怕没有搞事的机会?

他们可以等啊!

等到明军不在家,五千唐军还怕在后方搞不出事?

就算不拿武器,一人一把锤头,有组织的五千人也能爆杀无组织的百万平民!

…………

然而,正当唐军好汉们耐心等待屠农时机的时候。

明军还没动,次日,对他们的调令先来了。

“啊?把我们派往蒲州,修路?”

细作们围在布告栏边,莫名有种自己被诈骗、被当猪仔卖了的感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