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805、我部奉命调停,还望打开城门

805、我部奉命调停,还望打开城门(1/2)

目录

西域六国之混战,近三万人的前线之中,骑兵纵横刀剑飞舞,喊杀声不绝于耳,惨叫声连绵不绝。

而就在此刻,一面新军赤旗远远展开,一声号角幽幽传来,几方的将军齐刷刷的看向那个方向,他们手中拿着浮梁生产的望远镜看过去,入目的只有一面新军赤旗,然而就是这一面旗帜让六个国家的大将军同时敲起了退兵的鼓点。

原本还在厮杀的战士纷纷停下了手中动作,迅速的朝后方撤离。不多一会儿就见六匹骏马从战阵之前缓步通过。

这可是战场,两边都是杀红了眼的士兵,然而这六人便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跟随着护旗手的步调慢慢行走。

参将孙泽此刻一点恐惧都没有,他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希望现在这些人一拥而上把他们砍成肉臊子,而在挂旗之后还被剁了臊子,那事情可就有意思咯。

但很显然几方都非常克制,在场所有的交战士兵都没有任何动作,站在那静静的看着他们通行。

可谁知道他们来到阵仗的最中心时,突然停下了脚步,六人翻身下马环顾四周,孙泽的助手高声喊了起来:“有请各路将军前来一叙。”

很快他们的喊话被传到了各方的将领耳中,这些将军不敢怠慢,连忙从后方飞驰而来,见到孙泽之后这些异族的将军纷纷对他们行起了汉礼。

“我部听闻诸位在此交战数月,阻塞商路。如今奉命前来调停,还望几位将军可返回通报。”

那几个将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都有些茫然。

调停?奉命调停?

当将军可不只是要会打仗,有些时候脑壳和外交辞令也得非常清楚,要能清晰的听出来一些话里的弦外之音。

首先刚才孙泽的话里有两个地方非常值得玩味,那就是“我部”非“我”,还有就是“奉命调停”而非“调停”。

其次就是他们挂着的是新军旗而非西北营某部战旗。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调停命令并非是西北营出来的,而是需要西北营奉命执行的。

那么谁能命令西北营?那就是新军本部。

如果是西北军的调停,也许他们还要迟疑一下,但如果是新军本部的调停,他们真的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因为西北军只有镇守西突厥的职权,但新军本部却是可以直接发布进攻命令的,他们可不想突然在某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发现外头伫立着数万新军猛男,在晨曦之中踩着冲锋号的节奏点就把他们给冲了。

所以当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收兵熄战,然后通知自己的君王,让他们派专使与这些汉使接洽。

什么?说他们就六个人杀了不就完了?如果真的有人提出这个建议,任何一个将军第一件事都会是把提意见的人办掉。

那些将军回到大营之中,第一时间便叫信使传信回了自己国家,而他们接下来除了什么都不干之外,那是真的就只剩下轮流宴请六名汉使了。

“将军,他们就这几个人,我们明明已经胜券在握,为何还要如此委屈,若是这样我们这几个月来的损失不就白白浪费了么。”高昌国的一名幕僚站在将军的身边,表情凝重的说道:“倒不如我们神不知鬼不觉一把火把他们都给烧了!”

他说话的时候杀气极重,而高昌国的将军其实也是汉人,毕竟高昌国本身就是汉人政权,听到幕僚的话之后他将头顶的头盔一摘便甩到了幕僚的头上。顿时幕僚的脑袋上便血流如注,他哎哟一声捂着头躲到了一边。

“将军您这是……”

“混账东西,他们敢让六个人来就不怕被杀,你今日敢杀他们的使臣,明日他们就敢大军压境,你当西北营是吃素的?你看看人家的兵平日的作息操练吃喝饮食,他们大军来了你去顶?”

“可将军……”那幕僚委屈到了极点:“我们明明都快赢了呀。”

“唉……”将军只能默默长叹一声:“时不在我啊!”

而就在这时,外头突然火光冲天,高昌国的将军冲了出去,只见孙泽一行人下榻之地已经被大火吞没。

一看到这样的场景,高昌将军腚沟子都快夹不住了,扯着嗓子呼喊了起来:“快救人!快!快啊!!!”

随着他的呼喊,大量的士兵便冲了过去开始救人,但最终六人之中却只有两人活着被救了出来,除了孙泽和护旗手之外,其余四人都死在了火场之中,而即便是这两人被救了下来,那也可谓是面目全非。

当时那一下高昌将军只觉得头脑一片空白,一屁股就坐在了皑皑雪地之上。过了许久他才开口:“治!不惜一切代价的治!快给王庭写信!不是我,真不是我!”

正常来说人都被烧到大概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烧伤了,即便是放在现代医学发达的地方都是一件很难办的事,但在这西域医疗水平还停留在巫医阶段的地区,竟生生的把孙泽的命给救了下来。

虽然这跟当地天气寒冷不容易感染是一方面,还有孙泽将军出身体质出色也是一方面,但到底还是归功于那玩了命的救治……

孙泽清醒之后躺在那里,第一反应就是有人要倒霉了,甚至都顾不得自己身上的伤痛。但很快他就冷静了下来,虽然现在他不能说话,但脑子思路还是清晰的,那日他们刚刚接受完高昌将领的宴请,大家喝的都比较多,当时其实是没有知觉的,但接着似乎就到不对了,应该是有人在他们休息的地方吹了迷烟。

再之后隐约还嗅到了火油的味道,接着便是迅速而猛烈的大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