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是正德帝 > 第361章 清丈议案

第361章 清丈议案(2/2)

目录

金献民脸一红,便道:“不是不革新政治,乃缓一缓耳。”

简霄道:“缓一缓,不知又有多少百姓遭殃。”

饶是金献民好脾气也动了肝火:“今日所议者,清丈耳,我等谁人不知此举利国利民,然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岂不知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意?”

又有一官员出班奏道:“仁寿宫灾异方起,此乃上天示警。当务之急是修德弭灾,而非兴作事端。臣以为清丈之事,可缓行之。”其语温婉,暗藏机锋。

荣王闻言仍未答话。

一时朝堂哗然,清丈和反对清丈之声此起彼伏。荣王端坐座上,手却紧紧握着。毛纪一旁瞧见,知道荣王是害怕,于是附耳低语。荣王面色稍微缓和。

此时张仑出班道:“荣王在殿,不得冲撞!”接着对荣王道:“臣乞治诸臣失礼之罪。”

众臣闻言纷纷请罪。

朱载坖闻言道:“无罪。”

此时吏部尚书罗钦顺道:“殿下,臣有本奏。”

朱载坖便道:“吏部尚书请言之。”

“臣闻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九州万方之大又何止千里,各府郡情形不一,事就不能以一概之,故而清丈天下田亩,也应分个先后次序,轻重缓急。”罗钦顺扫视一眼众人接着道,“臣乞清丈田亩当一则效仿洪武旧例,而来可沿用正德十六年故事,既然浙江已经清丈,可从南直隶开始,然后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先江南,再江北。”

众人闻言皆点头道:“是这个理。”

此时金献民道:“朝廷应当令其田土规则,悉用洪武、正统之旧,自行核实来报。”

梁材闻言便道:“官员若能一心为国办差,何止于此,且均按洪武、正统旧数,届时徒增赋税,岂不又是小民负担,如此怎不坏事?再说清丈之事怎么会那么麻烦?张璁在河南示谕府县声明丈量一案,宜火速举行,不可迟缓,迟则生变,又令各府县先将董事、公正、书、算、量、画手花名之册星驰送至省府,立等汇报,院道查核施行。如此两年便定。就是顺天府桂萼清丈亦是如此,陛下闻之令司礼监太监魏彬核查皇庄,将投献之田尽还之州郡,贵戚闻之皆不敢乱法,至此通州、昌平等地清丈亦一年而成,天子尚且亲为表率,今各地州县、乡绅效仿即可。”

毛纪闻言捻须不语,众人闻言也都沉思。

此时荣王忽然想到以前父皇念的一句话便问道:“若官吏清丈时上欺公室,下骗百姓,该如何?”

金献民闻言便道:“有科道官稽查。”

朱载坖又问道:“天下官吏如天上星辰,如地上之草繁多而不可胜数,如何稽查?”

金献民闻言无法作答。同时心中开始重新审视这九岁的亲王。

朱载坖见金献民无法作答便道:“我与内禁读书尚且闻朝廷有姑息之政,如果朝廷推行清丈,督察院和吏部更应关注如何督促官吏完成赋税征纳,我闻宣德时有天下官员三年六年考满者,俱令赴部给由,所欠税粮立限追征。九年考满就便铨注任内钱粮完足,方许给由。如今能否施行?张璁任夏邑知县,赋税完备,陛下不吝名器,四年内连胜五级,由夏邑县升归德府,又升为布政使,世所罕见,张璁曾上疏言官吏务虚,不好实务,大户连年所欠赋税巨难征收。这般现象,卿等应关注。”

罗钦顺和金献民闻言也都纷纷行礼,称领命。

毛纪见此道:“今日公议,尚未成议案,改日再议。”于是朱载坖退殿,众臣恭送,然后散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