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鳯来仪 > 重归旧好

重归旧好(1/2)

目录

华州城内,车水马龙,呈现出一派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

茶馆内,文人墨客们谈天说地、高谈阔论;戏楼之上,伶人们粉墨登场、唱念做打。

杂耍艺人、说书先生在人群中往来穿梭,各展其能。

孩童们也在人群中追逐嬉戏,欢笑声不绝于耳。整座城人声鼎沸,好一片热闹非凡、繁华昌盛之景。

而在龙凤楼中的卧房里,白清兰从榻上微微转醒。

当他睁眼时,只见华宸一袭红衣坐在塌边。

白清兰动了动身子,只觉身上的疼痛减轻了不少。她依旧记得,自己强撑着身上的疼痛,咬牙骑着马一路狂奔,直到来到华州城中,因身体达到极限,才从马上跌了下去。

至于后面发生了什么事,他不知道。

可白清兰不知道的是,当在华州城内巡查的探子向华宸禀报白清兰身受重伤时,从来不知害怕慌张为何物的华宸瞬间吓得脸色惨白,心跳如鼓。

而华宸这种紧张害怕的神情也只有在华凌风和顾瑶身上有过。

顾瑶离他而去,被他视如己出的虞酒卿也离他而去,若现在连白清兰也出了事,他不敢想他会如何?

白清兰张了张口,嗓子哑的厉害,但她还是轻声唤了句,“爹!”

华宸面色阴沉,他收敛了往日的媚态,出言正色道:“白清兰,不过是几株百解而已,你若想要,本宫替你寻来便是,何必自己去冒险?你可知那天雪山,许多武功达到宗师境的高手前去,都会轻则伤筋动骨,重则丢掉性命。而你,难道就不怕死吗”

白清兰知道华宸训斥他是为她好,白清兰有亲爹这么关心她,她心里自然是幸福的,她低着头一脸自责的模样,“爹,我错了!”

毕竟是自己的亲女儿,华宸又怎会真的训斥惩罚她,华宸冷哼一声,“小丫头,连告别都没有就瞒着我去天雪山。”华宸眸光柔和了下来,“清兰,你下次再做这种冒险的事,记得提前与我说。知道吗?不然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爹爹会心疼死的。百年后,爹也没脸下去见你娘了。”

白清兰伸手将自己戴在手腕上的玉镯拿下,她一把拽过华宸的玉手,将玉镯放到华宸手中,恳求道:“爹,你派人拿着这玉镯帮我去找一个人,他叫陌风,也叫沈凌竹。他还有个名字叫容璟。你让你的人找到他后,把镯子给他,你让你的人一定要将他好好的带到华州。”

华宸眸光瞥过玉镯猜测道:“这不会就是那个叫陌风的送给你的吧?”

白清兰诚实应道:“是!”

“看来他是你的心上人咯!”

白清兰微微颔首,她催促道:“你现在赶紧去啊!”

华宸有些无奈的从床榻上站起身,但却依旧宠溺道:“好~”

华宸嘱咐道:“清兰,你身上的伤,大夫都已经给你看过了。你要记得按时喝药,吃饭。清兰,那为父就先走了,你好好养着。有什么事,吩咐下人去做就好。”

白清兰闻言,心里是满满的幸福。

自白家被灭门至今,差不多五年了。曾经白家辉煌时,有仆人伺候她,为她端茶倒水,那样的日子,她已经五年未曾享受过了。

白清兰笑着微微颔首,“好,我知道了。谢谢爹。”

华宸闻言,这才放心的转身离去。

这日一早,安狼国的朝堂上,众朝臣议论不休。

他们的议论都是因为松鹰兵败随州一事,且还被燕国苏江酒给生擒了。

这真是奇耻大辱。

檀济上前一步,“王上,松鹰败仗随州,这是增长了燕军的士气。王上,老臣愿领兵出征再次攻打随州。”

一个身穿浅紫色官袍的官员上前一步,对安兰柏行了一礼,“王上,燕国强盛,安狼如今损失五万兵马和一员大将,此刻应当修养生息,不宜再战。”

说话的这人名叫姬昱,他如今已有五十岁的高龄。

姬、景、鄂三姓在安狼是名门望族,姬昱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他和安济从小就是好友。

姬昱年长安济五岁,但两人却是从小一起长大。

安济是魏王时,姬昱就是他的谋士,安济是君王时,姬昱就是忠心他的臣子。

安岳在做帝王时,他身边的宠臣司文为了讨好安岳,曾在安岳晚年时给安岳献上过一篇文章,其内容写着:

驭民之术:

禁闾阎私匿兵戈,收缴戎具,以翦民之御衞之能,杜其悖乱也。且以思想羁縻、教化绳墨之术,使民守朴而居愚,弗萌独立之抗志焉。

曩昔,禁民间私蓄兵甲,悉敛兵器,以削民之自卫之力,防其悖逆。且施思想之牢笼、教化之拘囿,使民守朴而处愚,弗成独立之抗志焉。

限民知虑,褫其独思之能。行重农抑商之政,羁民于畎亩,令其专力农桑。且忤文教之广敷,以为惟寡之治者堪受教焉。

课以苛税,征以繁役,役以劳事,俾民恒处劳瘁之境。如此,则防其暇豫而生悖逆之念矣。

以重赋、籍没之法,令黔首恒处困阨之境,褫其抗逆之资。斯举也,使民愈惜国之薄赉,而益效忠于君上。夫民处贫窭,深知一粟之难致,一帛之难获,是以于君恩之微施,亦感恩怀德,奉君之令,若奉神祇,不敢有贰志焉。

施严刑峻法,行重罚轻赏之策,以造恫吓之象,令庶民于君上生绝对之依倚焉。又励民相讦,使众终日遑遑,益信且赖官吏也。

在司文看来,用刑法治民,不让他们读书,以强硬手段控制他们的思想,他们才能完全忠于帝王。

晚年的安岳不仅沉迷修仙问道且疑心病还重,因为长期服用丹药的原因,他已经没有精力去思考司文献上的文对不对,他只知道,既是能让百姓臣服自己,对自己忠心不二,他自是同意。

后来,自实行驭民政策后,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直到后来安济上位后,安济封姬昱为丞相,姬昱在做丞相后,第一件事便是向安济谏言,废除了驭民政策。

第二件事便是推行改革新政。

他列举了八条改革政策。

擢贤举能:破世袭之锢,遴才俊以任官秩,谨循“以法为绳”之矩。

祛壅蔽:构君主、臣庶直贯之通途,削贵族信息之独擅。

疏沟通之阂:破贵族信息之垄断,使王命直抵百僚,且臣情速达于上。

崇君主之威:畅信息之脉络,令王上洞悉闾阎之况,免为阉戚所壅而决事乖谬。

奖耕战:劝农桑、励武功,效商君变法之耕战良策。

明赏罚:以律典确赏罚之则,隆国家治理之效。

禁党私:惩贵族结党营私之行,抑其政治之势。

易俗革风:以法令涤荡安狼国旧习,启社会风气之新象。

这八条改革政策,安济一开始是同意的,可就因姬昱提出的“废世卿、任贤能,禁党私”等改革措施,直接冲击了贵族世袭特权与经济利益。所以,以景氏为首的贵族,便联合鄂家一起打压姬昱,到最后,就连姬昱本家姬家都在打压他,所以,姬昱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因为改革一事,景鄂两家并不打算放过他,于是,接连莫须有的弹劾奏折一本接一本的上传到安济的御桌上。

那时的安济还很年轻,刚坐皇位没多久,根基不稳,得罪不起这些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所以,他迫于压力,只能罢免了姬昱丞相一职,将他先后贬去了晚枫、岳漠、永平、都是做的刺史。

这贬谪的一路上,姬昱把安狼国的每一座城池都认真欣赏了一遍。

先是安狼国的平凉城,虽然穷苦偏僻,但环境极好。

山峦叠嶂,还有江川湖海。

生活在那的百姓,大多都是农民,他们一边劳作一边苦中作乐,日子虽苦,但好在吃喝不愁,有屋落脚,有衣蔽体。

他们的生活朴素无华但却自在快乐。

而且,姬昱来的那日,是端午节。

当地的百姓每到端午节就会包粽子,划龙舟,亦或在身上佩戴艾草香囊。

姬昱记得,划龙舟那日,河面上,一艘艘龙舟雕刻栩栩如生,龙目炯炯有神,仿佛能乘风破浪。

船员们皆为五大三粗的汉子,七八个人一组,身着红黄两衣。

随着一声令下,龙舟如箭离弦,宛若游龙戏水,激起层层水花,浪花飞溅,水花四溅。

此时锣鼓喧天,旁观的群众都在欢呼喝彩、加油打气,大人的呐喊声与小孩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场面热闹非凡。

而姬昱就是在热心百姓的邀请下,也与他们一起看了龙舟比赛,还吃了粽子。

令姬昱映像最深的一座城是华亭城。

冬日的华亭城很美,素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

姬昱在这雪白一片的天地间行走,玉山亘野,琼林分道。

看过冰雪世界后,就去雪湖划船。姬昱穿着厚厚的棉衣加斗篷,在船上坐着,带着一本书,围炉煮茶,静静看书,累了就赏雪,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姬昱看遍了这世间的美景,也在流放途中,救助过许多贫苦百姓。

姬昱到达了岳漠城后,先是了解了当地民情,发现城中有上千顷良田被圈为皇家坟地,导致百姓无法耕种。姬昱见此,不畏权贵,毅然决然的上书朝廷,主张将土地归还百姓,最终促成土地分给流民耕种。

而那一年的秋季,岳漠城的粮食是整个安狼国收粮最多的州。

在被贬去晚枫时,他知道了长河泛滥,也曾亲力亲为的和百姓一起修堤坝,他也曾治理过长河,还在晚枫自掏腰包,为百姓铺桥修路,做尽好事。

在去永平城后,姬昱兴建医馆,救助百姓、兴建学堂,为安狼培养人才。

以至于他后来回朝堂后,也曾感叹过,“问汝平生功业,晚枫岳漠永平。”

姬昱被贬了十年,安济也用了十年的时间除掉了景鄂姬三家,但却念在儿时的情谊留了姬昱一命。

在安济快要死的时候,他召回了姬昱,恢复了他丞相一职,想让他继续辅佐下一任君王。

所以,他这才能官复原职的站在朝堂上。

姬昱语毕时,安兰柏表示赞同,“姬相说的对,如今安狼和燕国的实力过于悬殊,我们确实应当修养生息,不宜再战。”

谭牧站出来行了一礼,“王上,倘若不战,那难道就任由他们在晚枫城建一座假山吗?”

站在安兰柏一旁的太监——封允对安兰柏行了一礼,“王上,如今燕和安狼实力悬殊,咱们应当养精蓄锐,所以,不如咱们派个人去和燕国和谈吧?”

安兰柏闻言,微微颔首,“不错!这倒是个好法子。”安兰柏瞥了一眼姬昱,“姬相,这次和谈,就劳烦您走一趟了。”

姬昱闻言,对安兰柏行了一礼,“是,臣遵旨!”

大堂上,众人正事聊完后,安兰柏便宣布退朝。

京畿城外,漫山遍野花红柳绿,春意盎然。

斜阳若影,照射在院中,陌风一袭素衣,他还像往常一样,躺在摇椅上一脸慵懒的晒着太阳。

摇椅摇摇晃晃,而俞敏则坐在一旁的石椅上与他闲聊。

这一年的清闲日子,陌风虽过的快活自在,可少了白清兰,他便总感觉少了几分乐趣。

俞敏絮絮叨叨的说着,说的都是一些琐事,陌风只觉聒噪,他听不进去。

就在俞敏话说一半时,陌风突觉四周弥漫着杀气,他立马从椅子上起身,眉目一沉,警惕起来。

俞敏不解问道:“怎么了这是?”

陌风不答,在他刚站起身时,从一旁的树上跳下一个身穿黑衣的人站在院门口。

陌风对俞敏嘱咐道:“这个人杀气很重,你先回屋。”

俞敏不想给陌风拖后腿,她听话的走进屋里。

陌风只紧紧盯着院门口的人,手中内力刚在运转时,门口人却道:“陌公子,我家三少主有请。”

陌风不解,“你家三少主是谁?”

男子只平静的应了句,“白清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