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930章 白羽

第930章 白羽(1/2)

目录

“小点声,还没走远呢,听到不好。”有同事劝告。

“事实如此,跟我说不说有什么关系。”汪实不服气道,“这笔烂账只有及时止损,否则窟窿越来越大。”

叶向武呵斥道:“好了,认真做事。”

他也知道汪实说的是实在话,经营管理上的粗糙已然绝大风险,关键还有可能暗藏摸不透的文章,届时化作拖垮青农发展的累赘,谁都担不起责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不过这事不是他们说得算,甚至田秀禾都未必能一言而决。

因两地相距不远,叶向武等人没打算留宿,想乘夜色归去,不料横生枝节,花建业带着养殖场的职工们拦住汽车。

叶向武当即色变,喝道:“花建业,你想干什么!”

花建业梗着脖子:“叶主管,青农应该听听花英人的心声,我们对养殖场倾注无数心血,恳请你们不要毁掉它。”

“这话打哪说起?青农发展可是真金白银接手花英养殖场,好端端怎么会毁掉它,你不要危言耸听,赶快把路让开。”

“别哄人了。”花建业悲呼一声,“你们青农把花英当包袱,只想称斤论两甩掉,我们绝不答应。”

职工们整齐划一附和:“绝不答应,绝不答应。”

调查小组全都脸色难看,尤其汪实,几乎要哭出来,陷入深深惶恐,他以为是自己说的话被偷听引发如此事端。

叶向武镇定下来,沉声道:“青农发展承担花英养殖巨大负债转头把花英解散,花经理扪心自问,就这点厂房和设备打包卖完能抵债吗?谁的钱都不是大水淌来的,怎么舍得这样挥霍。”

花建业略微犹豫,旋即喊道:“光是保留不够,你们还得救花英,让它重新恢复生产,融入到青云体系中,将来风风光光。”

原本被气势惊住的调查小组怒从心起。

汪实脑子一热,顾不上看叶向武的脸色,吼道:“花英养殖场负债累累,你花建业就是罪魁祸首,没有资格在这讨价还价,还是回去好好想想自己的问题怎么交代。”

场面有片刻冷寂,双方仿佛都被这话镇住,不知如何应答。

“养殖场是大家的,花建业只是总经理,一码归一码,他交代他的问题,我们保卫我们的养殖场。”

“对,养殖场必须继续经营。”

汪实刷得冷汗直流。

叶向武反而平静下来,从容走进人群:“青农发展要全面了解养殖场的情况,所以调查工作会持续一段时间,最终如何处理,不光是青农发展一家的意见,还要跟贵县交流,大家有什么想法,不妨搜集整合起来,统一交到乡企局。”

他越走越稳,脸上更泛起笑容,用不大不小的声音继续道:“我们忙活一天就晌午对付一口,晚饭还没吃,现在着急回家吃饭,兄弟姐妹们可否让个路,咱们来日方长。”

养殖场职工一阵骚动,不约而同看向花建业,只见他额头暴汗,嗫嚅难言。

“事情还没尘埃落定,花经理切不可做理亏之事,否则将来大家伙面对面,非但对你不利,于养殖场前程同样不好。”

“让路。”花建业声音嘶哑,“希望叶主管和青农同情乡里乡亲不容易,大家也是想脱贫致富,只是我花建业没有罗学云一样的本领,拖累了大家。”

叶向武微微点头:“本地种田黄蔬菜,养田黄鸡鸭,到青云工作者不知凡几,不说亲如兄弟,也是守望相助,我们不可能不考量彼此的关系,只是花经理要明白,世事大不过一个理字。”

众人登上汽车,司机立刻发动,眼看驶出厂区方才松口气,汪实连连送上马屁,夸奖老大英明神武,临危不惧。

“差不多得了,该反省的错误必须反省。不过你喊的话倒不算错,起码指明矛盾核心,让他们冷静许多。”叶向武叹道,“看来上市也没那么多好处,不好弄啊。”

青农发展确实两难,花英养殖场比鸡肋还麻烦,可话说回来,若不是真难,芒县或者花英自己有法子起死回生,又何必当沉重包袱急求甩掉,只能说甘蔗没有两头甜。

数日后,叶向武总结情况跟田秀禾汇报。

“花英养殖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田秀禾问道。

“市场波动和管理问题。”叶向武解释道,“速生家禽的育种技术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似花英这样的养殖场使用商品鸡雏追溯上去都是进口来的。

白羽肉鸡由德意志安伟捷和米国科宝提供,白羽肉鸭用的是不列颠樱桃谷,说起来还是人家引进燕京鸭繁育的,现在自己却培养不出来,只能购买。

市场好养殖户多的时候,祖代鸡鸭就涨价,直接吃掉许多利润,而后产量大增,光靠本地市场消化不了,像花英就是把很大部分拿出来出口创汇,这也是芒县很在意它的原因。

金融危机重创出口市场,订单腰斩,等同宣判花英死刑,它的链条转不动,就开始减产下滑,偏偏管理上还有诸多漏洞,大概花建业脑子里对规模化的理解就是一只鸡赚多少钱,一万只鸡就能乘以一万倍,根本不知道规模集约是为了降低固定成本投入,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保障安全生产。

连番打击之下,花英一蹶不振,就成现在这个模样,开工没钱,产品缺订单,还欠着一屁股债,职工精气神颓丧。”

田秀禾讶然道:“速生禽苗这么贵?青农的田黄家禽也是独一份,怎么价格公道都买得起,老外还是黑心。”

这算是附加题,好在叶向武功课做得扎实,回答从容不迫。

“速生家禽育种市场比较集中,刚才说的安伟捷和科宝,它们加起来占据全球白羽肉鸡祖代鸡苗的九成份额,并且技术壁垒高,后来者要解决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抗病性等等问题,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更得漫长周期,根本没有平价的必要。

我们田黄禽苗平价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来青云践行公司加农户的助农模式,能从养殖、加工、销售多环节综合获利,不需要死抠禽苗一环,二则笨鸡笨鸭生长周期长,不适合规模养殖,没有成规模的养殖公司竞争,传导到禽苗价格自然涨不起来。

最后就是田黄禽苗没有形成白羽鸡鸭那种清晰明了的三级把控模式,同行可以效仿学习,农户也可以自繁自育,虽然效果差一点,总是勉强能用,而白羽鸡鸭不用真不行。”

“怎么把控的,杂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