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804章 树敌

第804章 树敌(1/2)

目录

“青云和清兰有没有信心继续携手把青食做好,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照样取得成功,青食全体有没有信心,仍旧延续五大事业部的格局,把青食做成综合类大食品集团。如果没有,达能或许是不错的合作对象,如果有,我想没必要在这里发愁。”

范兴宗言简意赅,说完即停,王彬满脸苦涩,珠玉在前,还说什么见解都味如嚼蜡,答应与否被简化成评估青云食品究竟没有实力,是否具备信心,这就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那就聊一聊信心吧。”罗学云施施然道,“我先代表青云集团表态,食品加工业务是集团核心领域之一,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放弃,无论跟人合作,还是独立进行,投入的资源,倾斜的关注都不会少。”

陶莹接过话茬:“清兰跟青云合作愉快,长期看好食品行业的发展,不会为眼前的利益中途下车,为了践行将青云食品打造成驰名品牌的目标,清兰承诺五到十年内,不追求青食利润分红,用作青食投入再生产,同时有融资或业务拓展的需求,清兰竭力襄助。”

青食众人精神一振,尤其袁晓成,这年头国营公司融资都困难,争求上市以获得发展资金,何况民企,在银行面前更是卑微,青食要充裕的资金流扩张市场,一靠清兰支持,二靠业务健康,三靠股份认购,清兰支持是大头,来得快且不打折扣,陶莹如此态度,谁能不信心倍增?

罗学云跟进道:“青云集团将会减少对青食的干涉,一切经营交由青食董事会讨论,无论业务走向,还是资金使用,同时缩减青食投资部,先前为零食之乡所扶持的工厂以及青食内部不愿再经营的项目,打包移交青云创业,作为回报,青云集团让渡百分之五的股份给清兰实业。”

会议室一阵惊呼,虽说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四十五没什么区别,没有绝对控股就是没有控股,但弗兰克言犹在耳。

陶莹果然发问:“按照达能对青食的估值,百分之五抵得上七八千万华元,零零碎碎的投资工厂和筛选掉的次级项目值这么多钱吗?”

“就像陶总说的,估值是估值,没有交易就是虚的,何况没有清兰的投资,就没有青云食品,连弗兰克这样的人都敢张口要五十一的股份,一路走来的清兰难道不配?如果陶总乐意,免掉青食海外经营借用的外汇账单即可。”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清兰恭敬不如从命,希望双方友谊能够天长地久。”

两位老大表了态,其他人自然得跟进。

张嘉乐率先支持,说青食有相当完善的基础,背有青农做靠山,前有优选相扶持,不发展综合品类确实可惜,至不济分成梯队,既有大市场份额高知名度,也留中市场份额中知名度。

至于更小的市场没必要涉足,于增速而言不够水准,于名声而言,显得太霸蛮,什么定位都要占,有损青食品牌。

袁晓成见此,声音更大,说什么瓶瓶罐罐攒些家当不容易,都是好的,没有必要挑拣打砸,杨朗不反对,只说项目应当做到有增有减,就像职工有进有退,青食不是容纳亲朋好友的家庭作坊,更不是青云农业处理产品的便捷渠道。

这样说话就犀利起来,隐隐有锋芒直逼袁晓成的味道,仿佛暗指他招人不分青红皂白,不分优劣好坏。

袁晓成那叫一个气,偏偏此时不能发作,否则就是气急败坏,被点中事实。

“这样好了,青食可以适当调整节奏,对职工考评允许严厉些,真有冥顽不灵,不能胜任还不思悔改者,转给青云集团或者立刻辞退。”罗学云一锤定音,“张董张总都在,刚好借此机会,说说什么项目青食不适合做,定一个大致方向便于细化。”

关于青云食品应该做什么,情况相当复杂,袁晓成秉持有前景、市场潜力大的项目都可以保留,杨朗则坚决反对,言称食品行业包罗万千,任何产品都有前景,放眼全球都有潜力,难道都要做?做得完嘛。

袁晓成火大,催迫杨朗说出高见,杨朗再度申明核心,不是青农有的业务,我们都要做相应配套,更不是青农没涉足的品类,我们就干脆不做,即便陈清不适合做的,还有江城花城,其他地方可以设立生产基地。

最后项目添进汰出以何为准则,同样吵闹,还是范兴宗站出来说服众人。

“国际食品企业都认可青食的实力,肯出高价合作,难道我们自己要妄自菲薄?项目能不能成,前期的调研预测都只是参考,最终还是要经过市场经验,即便罗总这样了解市场动向,能号召青食上下团结一心,尚且不是每个项目都顺利做成,何况一批又一批新人?

我相信青食能容忍错误存在,且有底气承受失败的代价,一旦失去创新能力,等同参天大树失去根基,表象再枝繁叶茂,衰败就越残忍。”

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范兴宗的说法,但他的道理是最宽容的共识,不能既要又要,既要项目成功大受欢迎,还要节省成本直达核心,初创时殚精竭虑尚可勉强,壮大后怎么维持?岂不是变成抠搜地主苛刻老财,公司白壮大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回到初创时候,起码项目少还能喘口气。

这就是大公司病不可避免,因为有享福的目标在前,才肯现在踏实吃苦,若是一直吃苦,要么自己跑,要么公司散。

吃饭休息时间,王彬凑在范兴宗旁,在休闲区乱逛,看高楼穿云,玻璃一片。

“袁总跟杨总怎么回事,这么别苗头,刚接任副总不久,难道还要换人吗?”

“你常去总部都不知道,问我?”范兴宗翻白眼,“我有千里眼还是顺风耳呀。”

“你有好大脑,能抽丝剥茧,分析内里。”王彬夸赞道。

“杨总态度虽硬,却是实打实讲道理,跟袁总为公事吵闹,有什么理由换人,难道青食独立经营的策略只是谎言,还是要听青云集团的话?就算换,也是袁总退让。”

“不会吧,那还不变天。”

“变天?怎么变天,当了总经理,就能如臂驱使,想怎么青食就怎么青食?”

“这倒也是。”王彬沉吟道,“工业化生产追求效率,注重考核,不像青农,风吹日晒,爬山下田,能有很多余量,杨总这套虽然严厉残酷,却是青食壮大不得不选择的方法。”

“看,你也是清楚情况的,罗总他们不可能看不透,多半会支持杨总,给青食上上劲,以免故态复萌,又想着现在就很好,不用争不用抢不用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只要袁总杨总不公开吵,搞得人尽皆知必须倒一个,还是能坚持的。”

“真叫人发愁,公司小了赚不多,公司大了麻烦也大,天天都是问题,安宁觉越来越少。”

“这样心态可不行,视挑战为困难,有畏难和求安逸的想法,再往上走可不容易。”

“谁跟你一样,铁打的能动机,就喜欢自找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