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谛听不神术,法师方传行。(2/2)
谛听仔细端详,竟然真的能看出僧人手中念珠来历,只是这信息好像太过于庞大,以至于这一看,时间就已经过了百年。
这百年间,不奈河边没有了谛听的掺和,人世间终于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但即使经历有多长,终也有尽头的时候。
僧人将谛听从定境中唤醒,问它:“你可看清楚我这念珠的来历?”
经过百年的经历,谛听竟然没有了先前那般跳脱的性子,浑身上下也好像雾蒙蒙的落下了一层尘埃。
可能觉得有些难受,谛听没顾上回答僧人问题,而是先抖擞了一下身子,形似甩开了一层玻璃碴子,窸窸窣窣,呲得不奈河水南都溅起了一圈水花。
只是这一次,四溅的水花没有再触碰到僧人的青莲花座。
抖擞完过后,好像浑身也跟着轻松了不少,就是精神上觉得有些累,谛听挨着僧人青莲花座一旁卧了下来,这才回道:“看清楚了,原来是一颗一颗的。”
僧人对谛听的回答还算满意,一边点着头一边又拿起手中的锡杖朝他递了过去。
只是如果以旁人的视角看去的话,就会发现僧人分明递过去的是一支锡杖,看在眼里却是无数支,而且每一支锡杖的顶端都发出一抹荧光,倒影在谛听的眼睛里就如同那璀璨星空。
刚才还有些清明的谛听瞬间又泛起了迷糊,时间一长,嘴边都流起了哈喇子。
就这样又过了几百年。
这天僧人又似上次那样将谛听唤醒,问道:“这次看清楚了吗?”
谛听迷糊的晃了晃脑袋,可眼睛里的光始终还是散的,呆呆的回答道:“乱了,全乱套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珠子?我分明只动了一支锡杖。”
僧人也不着急,就这样静静地候着它。
也不知道具体是过了多久,谛听终于清醒了些,明明僧人就在自己的面前,它却回头看向了自己的身后,良久过后才又慢慢回过头来。
有些泪眼婆娑的看了僧人一眼,就跟着以头触地,深深地拜了下去。
口中还嘁嘁道:“原来都是因我而起……弟子知错了。”便已是泣不成声。
一直都是如沐春风般的僧人此时才动了真怒,喝斥道:“孽畜,你可知道自己闯下多大的祸吗?”
谛听肩膀微微耸动,但也只是匍匐在地。
虽是训斥,但僧人还是从座下青莲之上扯出一片粉色花瓣掷向谛听。
只是随着花瓣的飘落,原本粉嫩的颜色逐渐变得深沉了起来,等触及谛听之时已然成了浓厚墨色。
趴在地上的谛听只觉得身上仿佛被压上了一座山,就连四肢都有些不堪重负,吱吱作响。
只听见那僧人道:“既已知错,那就罚你在这莲花墨色未褪尽之前不许开口说话。”
自此以后,即便是路人再在不奈河畔遇上谛听,也不能再让其开口,只是供谛听默默观之、晓之。
辜老爷子之所以给陈石讲这个故事,一开始陈石也没有太明白,直至后来在谷中引起乱子才终于彻悟。
陈石刚悟得谛听术,还只能看前因,而不知后果,随着修为的逐渐提高,谛听术也是愈加的熟练,晓结果而知缘由。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无事。
某次,陈石心生怜悯,动恻隐之心,拦下一只谷中畜生的取死之道。
当坐下之时,陈石就察觉心神恍惚,略有心悸,可慢慢察觉并没有引发什么动静就没怎么在意。
可等真正意识到事情严重之时,已是陈石无能为力之际。
最终还是辜老爷子力挽狂澜,将差点被毁于一旦的谷中精灵拯救于水火。这一刻,辜老爷子就好比青莲上之僧人,而陈石就如那时谛听。
事后,辜老也效仿青莲僧人对陈石说道:“谛听被罚禁言,我也给你定个规矩。
就是在不用谛听术而晓来由之前,不得将谛听术的消息给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