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投毒风波(1/2)
承恩伯凝视着眼前的安可倾,心中不禁涌起了无数的念头。承恩伯暗自思忖着,这个安可倾虽然出身商贾之家,但如果能够将她迎娶过门,将会带来诸多好处。
首先,安可倾的容貌颇为出众,其相貌在女子中当属上乘。这样的美人儿,不仅能为自己增添光彩,还能满足他对美的追求。
其次,安可倾的家庭背景相对简单。她的父亲已逝,家中仅有一位寡母和两个妹妹。
这意味着她很容易被掌控。一旦娶到安可倾,他便可以轻易地将她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让她顺从自己的意愿。
更重要的是,安可倾的两个妹妹同样相貌不俗。娶了安可倾就能将她们一并纳入自己的后宫,那可真是享尽齐人之福啊!
而且,这两个妹妹还能成为他手中的两张好牌,可以用来拉拢他人,或者作为礼物献给有权有势之人,以换取更多的利益和资源。
再者,安可倾乃是简山长的女弟子。简山长在学界颇有声望,他的许多学生都在朝中为官。
若能娶得安可倾,便可与简山长攀上关系,进而通过他的学生们在朝堂上建立起更广泛的人脉。
再加上自己的姐姐是翼王的侧妃,如此多重的关系网交织在一起,想必能够为自己谋得一份美差。
最后,就是那百味斋。一旦安可倾成为他的妻子,百味斋自然也就落入了他的囊中,成为他的钱袋子。这无疑将大大缓解他现在窘迫的经济压力。
可惜啊,安可倾这个人真是太精明了,一点都不好骗,根本就看不上他。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还和简山长的侄儿定下了亲事!
本来呢,他是打算利用可晴那件事情来破坏搅黄安可倾和简山长侄儿的这门亲事,然后再想办法逼迫或者用一些手段把安可倾弄到手。
可谁能想到,安可倾的娘亲金掌柜竟然会为了一个养女安可晴做到这种地步!
然而,事情发展到现在,简山长的侄儿竟然还没有上门去和安可倾解除婚约。这可真是让人始料未及啊!
自己本来的计划是:等简山长的侄儿上门去和安可倾退亲之后,他就可以要挟金掌柜,让金掌柜把安可倾嫁给自己。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到官府去撤诉了。
自己的算盘打得已经真够精的!自己想着,只要以让金掌柜为安可倩这个女儿着想作为借口,金掌柜肯定会同意把安可倾嫁给自己的。
毕竟,一个没有夫家、娘家可以依靠的寡妇,能有多少见识呢?
安可倾被退婚,安可晴又在牢里,想必金掌柜一定会心慌六神无主,这时自己只要开口,金掌柜一定会应承,她不会想连最后一个女儿的清誉都保不住。
就在承恩伯心里暗自琢磨着自己的利益得失时,魏晋注意到承恩伯没有跟来,于是停下脚步,转身回头喊道:“承恩伯,请快些跟上吧!莫要让几位贵人以及马大人久等了。”
承恩伯听到魏晋的呼喊,心中一惊,赶忙收起自己的那些小心思,连忙应道:“魏捕头所言甚是,我这就来。”说罢,承恩伯赶紧加快步伐,跟上了魏晋的脚步。
魏晋带着可倾、可倩两姐妹,以及承恩伯和承恩伯府里的管家,一行人径直朝着马知县所在的后衙偏厅走去。
然而,还没等魏晋等人抵达后衙偏厅,就突然听到衙门门前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这阵鼓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也让魏晋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魏晋转头望向衙门大门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着:究竟是谁在击鼓鸣冤呢?
此时,魏晋等人已经走到了后衙,自然无法看到大门处的具体情况。
此时一旁的赵云见状,连忙对魏晋说道:“魏头,有人在击鼓呢。”
魏晋点点头,回应道:“我听到了。这样吧,赵云,你和孙越先带她们去见大人。我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魏晋迅速地交代完赵云后,甚至没有给赵云回应的时间,就像一阵风一样转身迈步,头也不回地朝着县衙大门走去。
就在这时,县衙偏厅里的时茜、靖王、辰王和马知县等人,也听到了那阵急促的鼓声。马知县的第一反应,就是下意识地看向时茜、靖王和辰王这三位身份特殊的人。
时茜敏锐地察觉到了马知县的目光,她不慌不忙地左右转头,看了看坐在自己身旁的辰王和靖王。只见辰王和靖王对视一眼后,心有灵犀般地同时向时茜点了点头,似乎是在示意她代表大家发言。
时茜心领神会,微微一笑,然后面向马知县,不紧不慢地说道:“马知县,这里毕竟是临安县衙,你是这里的知县,所以一切还是你来做主吧。”
马知县见时茜如此说,又见辰王和靖王都没有表示异议,心中稍安,于是转头对站在一旁的梁主簿吩咐道:“梁主簿,你快去看看,外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梁主簿应了一声,随即快步离开偏厅,急匆匆地赶往县衙大门处。而与此同时,魏晋也正大步流星地朝县衙大门走来。两人在县衙大门内不期而遇,梁主簿见状,连忙说道:“魏捕头,你脚程速度可真够快的啊!”
魏晋微微一笑,回答道:“梁主簿,是大人让您过来的吧?”
梁主簿点了点头,道:“我在路上遇到赵云、孙越了,他们告知我,你过来查看情况了。
我本想转回头的,但想着来都来了,不如与你一起看看再回去。”
梁主簿与魏晋一同走到县衙大门外,只见一群老百姓正围在大鼓前,其中一人手持鼓槌,显然是刚刚击鼓之人。梁主簿见状,高声问道:“方才是谁击的鼓?”
话音未落,那击鼓的壮汉把手中的鼓槌放好,走到梁主簿跟前,抱拳施礼道:“大人,是小的击的鼓。”
梁主簿点了点头,说道:“你击鼓所为何事?若有冤屈,需要知县大人为你主持公道,你且说来,我听听。”
壮汉赶忙说道:“大人,我们抓到两个投毒的恶人,这两人实在是胆大妄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投毒害人!”
梁主簿眉头一皱,追问道:“哦?竟有此事!你详细讲讲这二人是如何投毒的。”
壮汉接着说道:“大人,这两人自作聪明。
他们大白天用布把脸蒙起来,然后穿着县衙衙差的衣裳,投毒。
被我们当场抓住,他们还与我们争辩,拒不承认他们在投毒。”
说到这里,壮汉越说越气愤,“这两个恶徒被我们抓住后,不但不承认他们投毒害人,竟然还狡辩说自己就是县衙的衙差。
我们当然不会相信他们的鬼话了,就把他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梁主簿和魏晋听完百姓的这番话,对视一眼,心中都不禁一沉。
他们突然想起那两个出去倒洗脚水的衙差,似乎已经出去好一会儿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
梁主簿心中暗自思忖:“我原本还以为那两个家伙是听从大人的吩咐,让他们离得远一些,将那三个验身婆子的洗脚水倒到远处去,所以才会尽可能地远离这里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