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常委会通过议题,丁洪涛挪用资金(1/2)
丁洪涛坐在办公桌后。窗外,市交通局大院里的梧桐树绿意正浓,但他的心思却不在窗外景致上。
省交通厅这笔五百万的资金,下拨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东洪县工业园区道路建设的报告按程序报上去,这才几天?拨款通知就已经静静躺在他的待办文件里了。效率高得令他有些措手不及,也打乱了他内心深处的盘算。
这笔钱,东洪县自然是急需的。但他丁洪涛更需要它——不是现在,而是在他以县委书记的身份,意气风发地踏入东洪县之后。常云超担任过常务副区长,分管过财政局,知道各个乡镇、局委都眼巴巴等着经费。若他能手握这五百万的“见面礼”,无疑能迅速站稳脚跟,赢得干部们的初步认可,打开工作局面。这比任何就职报告都更具分量。
然而,钱现在就到了市局的账上。若按正常程序迅速下拨,这份“人情”就只能记在李朝阳和县里跑项目的干部头上,与他丁洪涛无关。他即将主政一方,岂能为人作嫁?
省内前段时期因盲目上马交通工程工程、忽视专业规范而酿成的事故教训犹在眼前。如今省厅调整策略,强调专业化、机械化施工的方向他是赞同的。东洪县的园区道路,晚几个月修,天塌不下来,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更周密地规划东原交通工程。但这笔资金趴在市局账上,目标太明显,总得有个妥善的去处,既要暂时按住东洪,又要合乎程序,不落人口实。
思忖片刻,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听筒里很快传来光明区委书记常云超热情而不失沉稳的声音:“洪涛局长?难得你主动打电话来,最近忙坏了吧?”
“常书记,您可别拿我开玩笑了,再忙也比不上您统筹全局辛苦。”丁洪涛笑着寒暄,“听说光明区最近又是招商重任,又是承办‘三胞’联谊会,您可是能者多劳啊。”
“唉,都是工作,分内之事。”常云超语气温和,带着惯有的从容,“上次你来调研防汛工作,我正好在省里跑项目,丁局长啊,我没能陪同,实在失礼啊。今年的防汛任务也很重,平水河的水库啊,还不能发挥作用,怎么样丁大局长?对我们光明区的防汛压力有所体会了吧?”
话题自然引向了丁洪涛想要的方向。他顺势接过,语气变得凝重起来:“常书记,不瞒您说,这次调研让我印象深刻啊。平水河水位今年明显高于往年,水利局连心局长那边的研判也不乐观,预警今年夏季存在形成较大规模洪水的风险。防汛工作是头等大事,尤其是那条关键段的防汛公路,现在是制约抢险救援的瓶颈。我看到现场的情况,心里也很是焦急。”
常云超在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下。他自然听出丁洪涛话里有话,但防汛事关重大,他作为区委书记不能不重视:“是啊,这个问题区委区政府也反复研究过,资金缺口确实很大。怎么,洪涛局长有什么指教?”
“常书记啊,指教不敢当啊。”丁洪涛声音压低了少许,显得推心置腹,“常书记,您是老领导,我在光明县工作时就多得您的提点嘛。是这样,我这边刚艰难协调到一笔专项补贴资金,额度五百万。省里今年给咱们东原的总额度本就不多,各个县区都瞪大眼睛盯着,我这也是顶着巨大压力,甚至可以说是得罪了其他兄弟县区,才硬挤出这笔钱来。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光明区这段迫在眉睫的防汛公路!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安全工程,早一天修通,早一天安心呐!”
五百万!常云超心头一动。这可不是小数目,足以解决防汛公路最棘手部分的建材款项,大大缓解区的财政压力。他语气里顿时多了几分真切的热络:“哎呀,洪涛局长!你这可是雪中送炭啊!我代表光明区干部群众感谢你!这份情谊,我常云超记下了!”
丁洪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他话锋微妙一转,语气显得为难却又坦诚:“老领导您先别急着谢我。这事儿……还有点小情况得跟您交个底。这笔资金啊,最初的名义,是市交通局以东洪县工业园区道路建设申请的。我是舍出去老脸求了人的这笔钱才下来。但我想啊,园区道路再急,能急得过防汛保安全?能急得过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才力排众议,决定优先保障咱们光明区的防汛需求。只是……李朝阳县长那边,恐怕还得缓一缓,等下一批资金了。我这边压力也不小啊……”
常云超是何等人物,立刻品出了这话里的多层含义。他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却明镜似的:丁洪涛这是要拿东洪的钱,买他光明区的好,顺便还暗示了自己在资金调配上的“话语权”和“为难之处”。好一招一石三鸟。但自己是光明区区委书记,算不到东洪县的账,反正是你交通局拨款下来的,这钱也没写着东洪县。
他朗声笑道:“洪涛局长深明大义,大局观强!防汛抗旱是全民大事,我想朝阳同志也能理解支持。资金到了市局盘子里,自然由市局统筹安排,我们光明区坚决服从。至于东洪县园区那边,丁局长,下一步您就是县委书记了,又在交通局工作这么长时间,到时候再以我们的防汛工程申请就是了,无论咋说,这钱都是财政的钱,你放心,这份支持,我心里有数。”
两人又心照不宣地聊了几句,挂断电话。丁洪涛轻轻吁了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常云超果然上道,既接了人情,也默许了程序操作。只要光明区这边接收顺畅,李朝阳那边即便有想法,短期内也难有实质办法。等自己到了东洪,这笔钱怎么运作,主动权就另说了。
几天后,市委常委会会议室。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烟雾缭绕,气氛庄重。在于伟正主持下,关于学习上级精神的议题结束后,会议进入了备受关注的人事议题环节。
组织部长李学武拿起一份厚厚的名单,声音平稳清晰地开始汇报:“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组织部近期对一批拟交流提拔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深入考察。现将考察情况及任用建议汇报如下,提请常委会审议……”
一个个名字,一个个拟任职务从李学武口中念出。会议室里异常安静,只有纸张翻动和偶尔的咳嗽声。列席会议做记录的工作人员更是屏息凝神。
“丁洪涛同志,现任市交通局局长、党组书记,拟任东洪县委委员、常委、书记。”
“贾彬同志,现任平安县委副书记,拟任东投集团党委委员、书记。”
“赵东同志,现任市‘三学办’文秘组组长组长(正处级),拟任市财政局党组书记。”
“周海英同志,现任市‘三学办’指导组组长(正处级),拟任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
“焦杨同志,现任东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拟任东洪县委副书记。”
“钟潇虹同志,现任临平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拟任光明区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
李学武的汇报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这份名单涵盖了二十多名干部,细心人能注意到,其中不少人在之前的“三学”活动中都有突出表现。
于伟正在李学武汇报完毕后,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声音不高却自带威严:“学武同志汇报的这批干部,都是经过组织严格考察的。‘三学’活动成效如何,关键看实践,看能否推动工作。这批同志的调整任用,本身就是对‘三学’成果的一种检验和运用。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谈。”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常委们有的低头喝茶,有的若有所思地看着名单。这些人事安排,事前必然经过充分沟通协调,此刻拿到会上,更多的是履行程序,统一思想。
在郭志远、颜惠、林华西、臧登峰几个常委发表意见,均表示同意。虽有细微的斟酌,但整体顺利。
常务副市长王瑞凤接着话头,语气平和例行公事的道:“东洪县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洪涛同志经验丰富,闯劲足,适合去攻坚克难。城管工作面广量大,矛盾集中,海英同志协调能力强,应该能驾驭住。我没有意见。”她略微停顿,目光扫过名单,“财政局长的岗位非常重要,赵东同志年富力强,原则性也强,虽然财经专业经历稍浅,但可以配强业务副局长,相信啊能很快适应。”
大家注重着王瑞凤的发言,心里都清楚,王瑞凤虽然不是五人小组的成员,但是其说话的分量不容小觑。
市长张庆合缓缓开口:“这批干部啊整体素质不错,结构也合理,体现了市委的统筹考虑。我原则同意。特别是像赵东同志去财政局,钟潇虹同志到光明区,都是人岗相适的,相信他们能在新岗位上打开局面。”
于伟正最后总结,语气沉稳有力:“好。既然大家原则同意,就按程序进行公示。干部交流任用是常态,目的是促进事业发展。希望这批同志到任后,虚心学习,扎实工作,尽快融入新集体,不负组织信任。”
常委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东原官场。人事冻结半年后的大规模调整,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在东洪县,焦杨走进我的办公室,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
“县长,市委常委会刚结束。丁洪涛书记任东洪县委书记,目前已经进入了公示期啊,文件估计明下周就到。市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我们做好对接,准备好办公室和住宿。”她语速比平时稍快,显然这个消息也让她感到了些压力。
我放下手中的笔,身体靠向椅背。尘埃落定,该来的总会来。“嗯,知道了。准备了这么久,总算有结果了。这也是市委对东洪工作的重视嘛。”
焦杨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县长,还有件事……我们县里这一批干部的考察程序刚走完,本来计划这几天上常委会研究。但现在丁书记马上到任,这时间点……”
我明白她的顾虑。在新书记到任前仓促研究干部任用,是官场大忌,容易授人以柄,引发不必要的猜疑。
“程序走到哪一步了?”我问。
“考察报告已经形成,本来准备在这次常委会上研究,公示五天无误后,就可以上常委会。可现在……”焦杨面露难色。
我沉吟片刻。只差几天时间啊,形势便截然不同。我原本希望能在丁洪涛到任前,将刘志坤推到组织部长的位置上,现在看来已无可能。下一步的人事布局,必须与这位新书记共同博弈了。
“程序合规是底线啊。”我果断地说,“既然时间来不及,就不要勉强。一切按规矩办,公示照常进行,但常委会等丁书记到任后,由他来主持研究。我们不能搞临时动议,更不能给新书记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象。”
焦杨显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这是最稳妥的做法:“好的,县长,我明白了。只是……可惜了志坤部长的事。”
“没什么可惜的。”我摆摆手,“工作是大家干的,成绩摆在那里。丁书记是新来的班长,我们要相信他会公正看待每一位干部。当务之急,是把当前各项工作梳理好,特别是要把最紧迫、最难办的事情理清楚,等丁书记一到,就能迅速进入状态。”
焦杨点点头,她自然明白我的意思,在新书记到任前,将一些既定事项、尤其是棘手但已有成熟方案的事务处理完毕,既能体现工作效率,也能减少新书记初来乍到时的工作量,避免给人留下“烂摊子”的印象,这既是尊重,也是智慧。她接口道:“县长,那要不开个党政联席会?把当前几项紧要工作再过一遍,统一一下思想,也明确一下下一步分工。”
我点头同意:“可以吧?就是不知道县领导都在不在家呀?”我边说边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夹。里面整齐地夹着各类报表和一份用复写纸蓝印的《东洪县四大班子领导本周主要活动安排一览表》。这是办公室综合科每周一报过来的,上面详细列明了每位县委常委、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以及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本周的日程:出差、开会、调研、接待……甚至大致时段都标注清楚。这是掌握全局、协调安排的基本功。
我的手指在表格上快速滑动,浏览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和行程:“嗯……进京主席在市里参加工作座谈会,下午应该能回来;曹县长在工业园区盯项目;杨县长在检查西瓜套种;马县长在县一中调研高考备考……县委常委班子和县政府班子的主要领导,除了个别出差下午赶回的,基本上都在家。这样吧,”我合上文件夹,做了决定,“下午两点半,准时在县委小会议室召开党政联席会,重点研究一下工业园区建设、防汛准备、还有夏粮收购这三件大事。你让办公室立刻通知到位。”
“好的,县长,我马上去安排。”焦杨应道,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她似乎又想起什么,转身略带犹豫地问:“县长,那下一步……财政局局长王琪同志提名副县长的事……”这是之前酝酿过的人事调整,王琪业务能力强,是接任副县长的合适人选之一。
我明白她的担忧,新书记到来,人事布局可能存在变数。我摆摆手,语气沉稳:“这个也不要完全气馁嘛。干部任用讲究的是德才兼备和工作需要。王琪同志的情况,等丁书记来了之后,我会找合适的机会向他详细汇报,包括组织部的考察意见。到时候我们可以共同研究嘛。毕竟县里啊,实行的还是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我这话既是安抚焦杨,也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底气——在东洪县,我作为县长、副书记,在人事问题上有着发言权。
焦杨马上就明白了我的意思,眼神微微一亮。丁洪涛书记过来,在县委常委会上就算有一票否决权,但投票表决时,也需要尊重多数意见。县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这几位关键常委的态度至关重要。下一步组织部长的人选由谁担任,将直接影响常委会的格局和氛围。“我明白了,县长。”她的语气坚定了许多。
中午,我在县委机关食堂吃饭。分管交通的副县长马明瑞端着搪瓷缸坐到我旁边,吃了几口,还是没忍住,习惯性地抱怨起来:“县长啊,这事真是……省交通厅补贴咱们的那五百万资金,确确实实是到了市交通局的账上,这都小十天了,我都打了三个电话,可就是迟迟不下调拨!咱们县工业开发区的彭主任急得嘴上都起泡了,找过我好几趟。通园路那可是园区的门面路,路基都平整好了,就差这临门一脚的硬化工程。材料供应商天天催款,施工队也等米下锅。马上‘三胞’联谊会就要开了,到时候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咱们东洪考察投资环境,第一眼就看到这坑洼洼的黄土路,县长,这……这印象分可就大打折扣了啊!我这心里真是火烧火燎的!”
我心里清楚,这笔钱是被丁洪涛以“走程序”为由暂时拖住了。马明瑞和交通局的洪局长去市局找过几次,连丁洪涛的面都没见着,办公室的人只含糊地说“领导出差了”或“正在走程序”。丁洪涛即将到任东洪县委书记的消息已经传开,在这个敏感时刻,我如果再去市里找哪位领导反映交通局拨款迟缓的问题,很容易被解读为对新书记有意见,或者是在故意给丁洪涛难堪。这种授人以柄的事,绝不能做。
这时,刘超英也端着杯子走过来坐下。他和工业园区的彭凯歌主任是远房亲戚,平时关系不错,自然也没少听彭凯歌倒苦水。他听着马明瑞的抱怨,忍不住插话,语气带着明显的不平:“朝阳啊,这事明摆着嘛!咱们丁书记这是想等着自己过来之后,亲手把这笔钱带下来,当‘见面礼’呢!可这钱明明是朝阳县长你费了老大劲,从省厅协调下来的。咱们丁书记人还没到,就先卡着咱们县的脖子,这……这唱的是哪一出啊?有点不够意思了吧?”
刘超英资历老,话也说得冲。我看了他一眼,示意他注意分寸:“超英,别瞎说!丁局长在市局工作,自有全市的通盘考虑嘛。资金调度有个程序嘛,我们要理解市局的难处。”我这话既是批评刘超英,也是说给在场的其他人听,必须维持班子表面的团结,不能自乱阵脚。
但我心里何尝不窝火?丁洪涛这一手,看似是工作程序问题,实则是对东洪现有班子,特别是对我的一种微妙试探和压制。他要在到任前,就先让大家明白,谁才真正掌握着资源的分配权。
马明瑞叹了口气,闷头扒饭。刘超英也意识到自己失言,讪讪地喝了口茶。包间里的气氛一时有些沉闷。我知道,这个问题回避不了,必须给同志们一个交代,也要稳住军心。
我放下筷子,声音平和说道:“明瑞县长,园区道路的事,急也急不来。这样,你让彭主任再细致地做一份预算和工期倒排表,把各个环节、各个时间节点的资金需求都精确核算出来。钱在账上我们就不怕,县里财政先挪一笔钱出来。当前,你们交通局和园区管委会要做的,是先把前期工作做扎实,把施工队伍组织好,不能因为资金暂时没到,就放任工作停摆。”
刘进京放下筷子,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过来人的感慨:“说起老丁,洪涛同志啊,有些工作方法确实值得商榷。当年他在光明区分管交通的时候,东光公路为什么迟迟动不了工?根子就在于他丁区长,提出了一个让我们很难接受的条件——要求我们东洪县出劳力要到他们光明区的地界上去修路。这等于让我们贴人贴地嘛。”
常务副县长曹伟兵话也放开了些,他将筷子轻轻一搁,声音提高了些许:“谁说不是呢!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当时咱们的李泰峰书记,居然原则上同意了这套方案。现在回想起来,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出于大局考虑,有多少是其他因素,还真不好说啊。”
我默默听着,目光扫过饭桌上几位常委的神情。大家在这个当口旧事重提,抱怨丁洪涛过往的做法,其深层用意,我心里很清楚。这是在向我这个暂时主持县委工作的副书记、县长表明一种态度,一种立场:无论新书记是谁,他们目前仍是支持县政府、支持我开展工作的。这是一种微妙的站队和表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