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182章 周海英摆下筵席,李学武亲自赴筵

第1182章 周海英摆下筵席,李学武亲自赴筵(1/2)

目录

焦杨的表态让我心里更加清晰了。市委显然在为东洪物色县委书记,只是人选难定,几个考察对象似乎兴致不高。这局面,意料之中,却也带着一丝微妙。我看着焦杨,问道:“焦杨同志啊,你在市里这段时间,接触面广些,有没有听到些风声,下一步哪位同志可能来东洪主持县委工作?”

焦杨放下手中的茶杯,神色平静,声音不高不低:“县长,确实听到些议论,大家比较多的说法是市交通局的丁洪涛局长。听说市委领导找他谈过话了。丁局长资历够,当过光明区常务副区长,现在主持市交通局工作,经验丰富,年龄也合适。市里考虑,需要一位能和您配合的老同志。”

“差不多就是丁洪涛了!”我微微颔首,前两天刚去市局拜访过他,批了五万养护经费,确实显得不够大气。不够大气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行事沉稳,丁洪涛确实又在交通系统根基深厚。“嗯,丁局长能力是有的。交通是命脉,他主政一方,对东洪长远发展是利好。”

“是啊,”焦杨附和道,“市委领导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我心里明镜似的。东洪这“无主”的局面不可能长久。经过这一年的苦心经营,县里班子磨合渐入佳境,各部门运转顺畅,我这个代理县长也基本稳住了局面,树立了威信。可以说,无论谁来当这个县委书记,想在东洪顺畅施政,目前来看,绕过我这个“坐地虎”几乎不可能。实力,是硬道理。这不是骄傲,是客观现实。

“焦杨同志啊,”我换了个话题,语气带着几分推心置腹,“谁来当书记,那是组织考虑的大局,我们管不了,也影响不了。但咱们得为东洪的稳定和发展负责。现在几个主持工作的同志,像马关乡的林小松、工业区的齐晓婷、二官屯的潘保年,还有像李亚男这样在一线拼命的年轻干部啊,他们在关键岗位上顶住了压力,做出了成绩。如果新书记来了,人事冻结期一过,咱们不把他们的位置给落实了,既对不起这些同志付出的心血,也寒了基层干部的心,更不利于工作衔接。我的想法是,解冻令一下,组织部要尽快拿出方案,把该调整的岗位调整到位。时间不等人啊。”

焦杨神情专注,连连点头:“县长,您的考虑非常周全。这点您放心,组织部一直在做前期准备,干部情况都梳理得比较清楚。只要市里正式宣布人事解冻,我们立刻启动程序,特事特办,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考察、上会、任命流程,确保不影响工作大局,也让大家安心。”

我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指针已接近十二点。“嗯,你心里有数就好。时间不早了,该吃午饭了。下午你还得赶回市里?”

“对,县长,”焦杨也看了下表,“三学活动进入收尾总结阶段了,于书记要求很高,要求各指导组不仅要提交活动总结,更要提炼出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形成常态化机制。协调组那边任务很重,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另外……”她顿了顿,“晚上三学办综合指导组组长周海英同志做东,邀请大家聚一聚,说是还要邀请市领导,算是活动结束前的告别宴吧。”

周海英请客?这倒不意外。此人在东原经营多年,长袖善舞,这种场合正是他编织关系网的好时机。我嘱咐道:“周海英这个人啊,场面上的功夫很深,酒量也好。你是女同志,又是关键时候,席间多留个心眼,多吃菜,少碰酒,保护好自己。”

焦杨淡然一笑,带着几分笃定:“谢谢县长关心。您放心,我心里有数,一般场合我是不端杯子的。”

下午,市委八楼会议室。市委组织部长李学武亲自主持三学活动周总结推进会。各个指导组组长、副组长及核心骨干济济一堂,气氛严肃而高效。

各组逐一汇报近期工作进展和活动收尾情况。李学武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插话询问细节,尤其关注那些反映“学用结合”推动实际工作的具体事例。轮到周海英汇报时,他重点谈了指导组如何“帮助企业深化认识,解决发展中的思想桎梏”,话语间透着一股运筹帷幄的自信。

待所有组汇报完毕,李学武放下手中的笔,环视全场,声音沉稳有力:“同志们啊,刚才大家都做了很好的汇报,总结全面,问题也看得准。三学活动是伟正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把手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啊。现在,活动已进入最后的攻坚收尾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高度清醒,行百里者半九十啊!绝不能啊有丝毫松懈和麻痹思想。”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加重了语气,“结合大家的工作汇报和于书记的最新指示,我再提几点要求吧:”

“第一啊,成果要实。”他看向协调组的焦杨,“协调组要加把劲,督促各县区、各单位尽快形成高质量的汇报材料。材料要聚焦核心,突出亮点,特别是通过三学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推动了哪些重点改革,促进了哪些经济发展,要用数据和事例说话。要尽快汇编成册,这份汇编要成为展示我市三学成效的精华本!”

“第二啊,宣传要广。”李学武的目光转向宣传组的同志,“宣传组要牵头,联合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好先进典型事迹的巡回宣讲报告团。要深入到县区、到机关、到企业、到学校去讲,把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作风传播开来,把三学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深化,形成浓厚的学习实践氛围。”

“第三,总结要深。”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文秘组组长赵东身上,“成果的理论提炼和深度总结,由文秘组牵头,赵东同志具体负责。要主动对接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邀请他们参与进来。要深挖活动背后的规律性认识,把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形成一批有分量、能落地、可推广的长效机制。赵东同志从省委组织部下来,理论功底扎实,站位高,大家要全力配合好他的工作。”

“第四,大会要精。”李学武看向会务组的同志,“最后一项,也是最紧要的,就是精心筹备好后天召开的全市三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现场布置、议程安排、会务保障,由市委组织部办公室总牵头,各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配合。务必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大会圆满成功,展现出我市干部队伍的精气神!”

李学武条理清晰地部署完工作,侧头看向身旁的副部长姜艳红:“艳红同志,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姜艳红微微颔首,接过话茬,语气严肃:“我就提醒一点,大家务必提高政治敏感性。当前正值总结表彰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涉及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人选的名单,属于高度敏感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任何人不得私下打听、传播。在组织正式公布前,严格保密。大家要把精力集中到做好本职工作和大会筹备上来。”

这话切中要害。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又凝重了几分。谁都知道,上了这个表彰名单,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市委重点关注的“人才池”,前途可期。保密,既是对组织的负责,也是对干部的一种保护。

李学武赞许地点点头:“艳红同志提醒得非常及时啊,非常重要。大家务必牢记。”他再次扫视全场,“其他同志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短暂的沉默后,周海英笑着开口了,声音洪亮,带着惯有的热络:“部长,我提个议。您看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特别是赵东同志刚从省委组织部回来,就一头扎进三学办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思路。正好今天各组的主要骨干都在,能不能给我个机会做个小东?晚上咱们到对面的迎宾楼简单聚聚,一来感谢学武部长、艳红部长和各位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指导支持,二来也给赵东同志接个风,咱们三学办内部也交流交流感情?”他说得滴水不漏,把请客的理由归结为“感谢领导”和“欢迎同事”,又巧妙地把赵东这个于伟正身边的红人抬了出来。

李学武显然有些意动,他看了看姜艳红,又抬手看了看表,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海英同志有这个心,难得。赵东同志回来,也确实该欢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嘛,咱们严肃紧张了这么久,适当活泼一下,我看可以。不过,”他话锋一转,竖起一根手指,“放松归放松,原则不能丢。今晚聚餐,以茶代酒为主,实在要喝,每人限二两!点到为止,不许劝酒,更不许酗酒。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有!”众人笑着应道。领导定了调子,又是周海英做东,还能和这么多同僚加深联系,谁不乐意?

“好,那就这么定了。没有紧急工作的同志,尽量参加吧。”李学武一锤定音。

散会后,周海英快步走到李学武和姜艳红身边,低声请示:“部长,那我先去迎宾楼那边安排一下?我在那边恭候各位领导。”李学武点了点头。

迎宾楼作为东原市首屈一指的高档饭店,向来是权力与资本的汇集地。市委家属院侧门出来不远,就是它气派的门脸。下午四点多,周海英信步走入大堂。

大堂里,龙投集团总经理王曌正召集着二三十名厨师领班和服务员训话。她上身穿着一身咖色小风衣,

“…先说菜品。咱们迎宾楼的定位在那摆着,菜价不菲,不是寻常人家天天吃得起的。为什么有些桌剩菜那么多?是味道不对路,还是分量不合理?厨师长要心里要有数!不是光把名贵食材堆上去就叫好菜,要研究客人口味,讲究色香味形器!回头把最近剩菜多的几个菜品统计出来,后厨开个分析会!”

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穿着白色厨师服的人群,接着转向服务人员:

“服务部的听着!中午我去‘腊梅’厅看了,海参还剩七八头!跟你们强调过多少次?客人好面子,未必主动提打包!服务员要眼明心亮,主动询问:‘领导,这海参营养好,要不要给您分装一下?’或者干脆主动分到客人小盘里!咱们挣的是明明白白的饭钱,不是靠克扣客人剩菜!要懂得维护客人的体面,替他们着想!还有,领导们的习惯、忌讳,领班要烂熟于心,服务要细致周到,不能出半点纰漏!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王总!”众人齐声应答。

王曌又讲了几分钟细节要求,最后总结道:“重复的问题我不想天天讲!管理要靠制度,更要靠责任心!再发现类似低级错误,责任人直接走人!散会!”

人群散去,王曌这才转过身,脸上的冷峻褪去,换上一丝面对老板的恭敬,走向坐在休息区的周海英:“周总,您到了。刚处理点小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