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直上青云:从高考落榜开始 > 第1127章 两份举报材料

第1127章 两份举报材料(2/2)

目录

顾常青的目光快速扫过一行行文字,随着看到后面,他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来,握着信纸的指尖微微用力。

信的内容,竟然是举报他的一个远房堂弟——顾常路。

举报其打着“省委领导亲戚”的旗号,四处承揽工程。

尤其在保康市近期重点的“主干道景观提升”项目上,违规揽标,又在工程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拖欠工人工资。

对于这个堂弟,顾常青并非一无所知。

此前就隐约听过一些风言风语,他还特意将其叫到家中,严厉告诫了一番。

没想到,竟真的被人抓住了把柄,还直接捅到了省纪委。

一股怒火夹杂着恨铁不成钢的恼意直冲头顶,但下一刻,顾常青猛地顿住了。

他霍然抬头,目光如电般扫过桌上那封王正则刚刚送来的、关于李仕山的“举报信”,又猛地看向手中这封举报自己堂弟的信。

这两件事,一前一后,几乎同时以这种非常规的方式摆到他的面前!

这真的是巧合吗?

顾常青的大脑飞速运转,政治本能让他瞬间嗅到了其中极其不寻常的气息。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逐条分析:

如果真有人想为民请命,举报顾常路,为何不按程序逐级反映,而是直接捅到省纪委?

能如此清晰地掌握保康项目内情,这绝非普通百姓所能为,极大可能就是体制内的人,而且很可能就在保康!

但其目的究竟是什么?

若为伸张正义,匿名举报虽可理解,但选择这种直通天花板的方式,极其冒险且愚蠢,极易被追查来源。

若为博取清名,为何不实名举报,增加可信度?

更可疑的是这封信本身——既然是匿名,为了隐藏身份,通常都会选择打印。

为何偏偏是手写?

仿佛生怕别人认不出笔迹似的。

还有这行文风格,透着一股子公文报告的味道。

这似乎都在表明,这封信是一名官员写的。

而且,两件事的时机拿捏得如此“精妙”。

这不像是一场简单的举报,更像是一套组合拳,一个精心设计的局!

思及此处,顾常青感到一股寒意自脊椎升起。

他看向马淮远,声音低沉而冷峻:“贾毅人呢?”

马淮远立刻回道:“就在外面我办公室等着。他拿到信后感觉事态异常,没敢耽搁,也没通过任何中间环节,立刻亲自给您送来了。”

贾毅是他信任的干部,在王正则升任副书记后,他便安排贾毅主持省纪委日常工作。

“叫他进来。”顾常青沉声命令道,手指重重地在那封手写举报信上点了点。

马淮远应声快步而出。

办公室里只剩下顾常青一人,他再次拿起两封信,目光在它们之间来回扫视,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风暴,似乎正以一种他未曾预料的方式,悄然迫近。

而他,已被推到了风暴眼的边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