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661章 辽东之虎,可封而不可驯也!

第661章 辽东之虎,可封而不可驯也!(1/2)

目录

众人陆续步入高大阴森的大厅,炭火盆燃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那深入骨髓的寒意。

公孙度身穿诸侯礼服,端坐于主位之上,面容瘦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嘴角含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他并未起身,看向众人,嘴角带着一丝嘲讽的说道:“没想到出使辽东的竟然是崔威考,这倒是令本公有些始料不及啊!”

原来公孙度在汉灵帝建宁年间(公元168-172年),朝廷下诏推举有道之士,公孙度与东郡谢弼、东海陈敦一起被举荐担任尚书郎,后来又升任为冀州刺史。

然而,公孙度寒门出身,对于本地豪族与世家大族存在阶级上的偏见。

上任之初,就开始整顿吏治,打击豪绅。

冀州与辽东不同,可以说黄河以北的大多数世家大族与豪绅皆在冀州扎根,公孙度虽然有能力,但是没有根基与后台。

没过多久,就被河北的世家大族大肆散播谣言,公孙度也因此被免去冀州刺史的官职。

博陵崔氏正是冀州的名门望族,自然参与了当初散播公孙度谣言的密谋。

崔烈强抑不满,展开圣旨,朗声宣读。

厅内回荡着皇帝“嘉奖”公孙度“镇守边陲、功勋卓着”等词句,册封其为“辽东公”,假节钺,总督辽东军政。

辽东郡也成为公孙氏一脉的封地。

这也是自高祖白马之盟“非刘氏上所不置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击之”后,第二位异姓公爵。

上一位非刘姓而封公爵者,正是后来篡汉的“安汉公”王莽。

公孙度静静听着,脸上那丝笑意始终未减。

待崔烈读完,他才缓缓起身,接过圣旨,动作从容,仿佛只是接受一件理所应当的礼物。

“臣,谢陛下天恩。”接过圣旨的公孙度,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激动或惶恐。

他甚至没有多看那圣旨一眼,便随手交给了身旁的侍从。

李广和贾诩垂首站在崔烈身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李广的肌肉微微绷紧,他感受到公孙度身上那股毫不掩饰的野心和强大气场。

贾诩则注意到公孙度麾下文武官员的神情,他们看向公孙度的眼神充满敬畏与狂热,对朝廷的封赏只有理所应当的傲慢,而无半分感恩。

仪式草草结束。

公孙度设宴款待,席间礼仪周到,酒食丰盛,但气氛却始终隔着一层无形的冰壁。

言谈间,公孙度对中原局势语带讥讽,对辽东军政则讳莫如深,只不住夸耀辽东兵威之盛,地利之险。

忽然,公孙度举杯向崔烈敬酒,若有深意的说道:“崔威考,尔等远来辛苦,不妨在辽东多住些时日,看看塞外风光。”

话音未落,公孙度身后的护卫们按剑上前,眼神凶狠。

贾诩忽然轻笑出声,引得众人侧目。

他不急不缓地为自己斟满一杯酒,一饮而尽后,含笑说道:“辽东公莫非是想留天朝上使做客?只怕洛阳城中,尚书台早已记下使团归期。”

公孙度眼神骤冷,盯着这个看似普通的随从。

贾诩坦然回视,指尖在酒杯沿口轻轻划过。

这是一个极其隐秘的暗号,一旁的李广却看懂了,按剑于胸前,李广身后的护卫们做出同样的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