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地星事件综述(2/2)
VI.结论与战略建议
结论:“焦土”事件是一次成功的防御战,但惨胜如败。地星缺乏对等的外部殖民与生物战技术,被动防御模式不可持续。
战略建议:
“监视者”网络:建立全球地质与灵机活动监测网络,重点监控可能再次开启Bio-Gate的节点,实现早期预警。
“净化”与“重建”:启动长期环境净化与生态重建工程,重点处理核污染与虫族生物残留物。
“利维坦”计划:基于虫族生物样本、异世界生物信息,启动逆向工程研究,旨在发展地星自己的生物强化部队与生物兵器技术。
“星盾”计划:研发针对性的空间稳定装置,旨在干扰或阻止Bio-Gate类型的空间裂隙开启。
主动防御理论:开始研究“向外看”的防御战略,探索未来建立外轨道防御圈乃至主动出击,摧毁潜在威胁源头的可能性。
VII.附录
附录A:虫族单位(Z-Type)分类与生态学研究报告
附录B:Bio-Gate能量签名分析及预测模型
附录C:生物抑制孢子研发记录与效果评估
附录D:核武器使用后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批注:
[联邦议长电子签名]
已阅。“心蚀”与“焦土”两次危机,揭示了地星在多元宇宙中的不同层面的脆弱性。我们必须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防御体系。批准所有战略建议,相关预算与资源调配最高优先。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能否从这些教训中学习并进化。
——地星联邦最高议会议长[姓名删除]
地星联邦政府最高机密
解密等级:Oga-IX(Ω-9)
文件编号:GFEGA-731-Δ
日期:2032年[数据删除]
主题:关于“血色黎明”事件(代号:战锤恶魔入侵)的全面事后评估报告(绝密/仅限议会核心成员及指定AI终端阅览)
I.执行摘要
本文件旨在记录并分析2032年4月2日至12日发生的地星主权空间内的异常维度入侵事件(代号:血色黎明)。此次事件被定性为继“六欲天魔”(K-级)、“虫族”(Z-级)入侵后,第三类且最具破坏潜力的“现实结构级”(R-级)威胁。事件由统合AI“天道之视”全程监控,并整合了来自资产“锚点”(██)提供的跨维度情报,现已完成初步评估。报告结论表明,此次入侵虽被成功遏制,但其性质揭示了地星宇宙在多元宇宙结构中的极端脆弱性,以及远超此前预期的威胁等级。
II.事件背景与性质认定
入侵源确认:根据资产“锚点”提供的异宇宙知识库比对,确认入侵实体来源于一个被其称为“战锤40K宇宙”的高维亚空间维度。该维度物理规则与地星宇宙存在根本性冲突,其能量表征为高熵混沌信息聚合体(HECAs)。
入侵机制:入侵并非通过传统空间裂隙,而是利用地星全球性灵机复苏与接连外部入侵引发的集体情绪涡流(尤其是恐惧、绝望、愤怒等负面情绪)作为“锚点”,导致局部现实结构稳定性(以“现实系数”度量)降至阈值以下,从而实现了亚空间能量与实体的“渗透”。此过程与“六欲天魔”利用个体情绪的方式相似,但作用于宏观物理规则层面,危害性呈指数级增长。
威胁定性:R-级(现实结构威胁)。入侵实体(暂命名为“混沌恶魔”)的存在本身即会对周围环境施加“现实扭曲场”,导致物理常数紊乱、时空结构失稳。其最终目的并非掠夺资源或毁灭生命,而是将地星宇宙区域同化为其所属的混沌亚空间的一部分,即彻底的现实湮灭。
III.事件详细时间线与应对记录
2032.04.0208:17UTC:地狱之眼事件后,“天道之视”检测到东欧地区(北纬[数据删除],东经[数据删除])出现强烈的现实结构波动(现实系数骤降至0.83),伴随异常高能混沌信号。太阳系内首个实体被观测。
2032.04.02-04.05:全球共出现19处入侵热点。联邦快速反应部队与当地修士力量投入阻击。常规物理武器效果极差或产生反效果。修士的炁、神攻击手段有效,但消耗巨大且易受混沌能量污染。
2032.04.06:基于资产“锚点”提供的部分技术蓝图(源自其与“机械修会”概念交互),联邦科学院与三清洞天紧急联合开发的现实稳定锚(RealityStabilizationAnchors,RSA)原型机投入部署。RSA通过释放强规则场,局部提升现实系数,有效抑制了混沌实体的活动与再生能力。
2032.04.07-04.10:资产“锚点”(██)执行“神话披甲”协议,多次显化具有高强度秩序/神圣属性的神话概念实体(如天使、道教护法神),对高阶混沌恶魔单位进行了关键性清除。此过程确认了“信仰/概念力量”对混沌能量的特攻性,但对“锚点”自身精神稳定性造成了显着负担(参见附录A-精神评估)。
2032.04.11:主要入侵热点在RSA网络与超凡力量联合打击下逐渐平息。
2032.04.1218:44UTC:最后一个已知的活跃现实扭曲场消散。事件暂告段落。
IV.损失评估
人员伤亡:军方及超凡力量人员伤亡[数据删除]人。平民伤亡[数据删除]人(主要源于现实扭曲引发的环境灾难及精神污染导致的疯狂与自毁行为)。
物质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估算为[数据删除]亿信用点。四处城市区域因现实结构严重受损而被永久隔离,需长期净化。
环境与现实稳定损失:受影响区域背景现实系数平均永久性下降0.15。检测到持续性的亚空间背景辐射(“低语”),需持续监控其对生物圈与灵机环境的长远影响。
超凡损失:多名修士因对抗混沌污染而道基受损,修为倒退。消耗性灵材、符箓储备告急。
V.关键分析(基于统合AI与“锚点”情报整合)
入侵动机:根据“锚点”情报,战锤宇宙的亚空间恶魔以智慧生物的情绪为食,尤其是负面情绪。地星因接连入侵而爆发的全球性恐慌与绝望,如同一场“盛宴”,吸引了它们的注意。其行为模式更接近于自然现象(如火灾),而非有组织的军事行动,但破坏性无与伦比。
技术差距:地星现有科技(包括基于灵机的技术)对R-级威胁的应对能力严重不足。RSA技术虽有效,但能耗极高,覆盖范围有限,且仅为防御性措施。
“锚点”的价值与风险:资产“锚点”(██)在此次事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幻想披甲”能力是当前已知唯一能高效杀伤高阶混沌实体的手段。然而,其能力依赖于地星文明的集体潜意识与文化概念,且使用过程存在极高的精神污染风险(参见附录A)。必须将其视为战略级资产与潜在单点故障并行管理。
多元宇宙语境:此次事件证明,地星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平行宇宙(如天魔、虫族),更来自规则截然不同的异宇宙。与“锚点”建立联系的其他世界(代号“火影”、“海贼”、“死神”)虽技术路径不同,但目前均未遭遇此类性质的威胁。战锤宇宙的威胁等级被评定为最高优先级。
VI.结论与战略建议
结论:“血色黎明”事件是一次险些成功的现实结构级入侵。地星文明侥幸存活,根源在于入侵规模较小、响应及时以及“锚点”资产的特殊能力。但根本性弱点并未改变。
战略建议:
最高优先级的战略转向:联邦资源需向应对R-级威胁倾斜。成立“现实防御司令部”(ProvisionalRealityDefenseand,PRDC),直接向最高议会负责。
技术爆炸计划:基于“锚点”提供的异宇宙知识碎片(包括但不限于战锤宇宙的帝国科技、其他世界的规则体系),启动“火炬计划”,旨在:
升级RSA技术,实现高效能、大面积覆盖。
研发基于“信仰/概念”的定向武器(“神性武器系统”)。
探索建立地星自身的“现实滤网”或维度屏障(“天道护盾”计划)。
对“锚点”的强化与管理:
提供一切必要资源提升其个人实力与精神稳定性。
建立严格的“披甲”使用协议,避免其人格崩坏。
系统性地研究其能力本质,尝试复制或降级应用。
外交拓展:通过“锚点”,积极探索与确认友好的异宇宙(如“死神”世界)建立正式联系与技术共享协议的可能性。寻求联合防御R-级威胁的途径。
内部净化与监控:强化全球情绪监控网络,开发情绪引导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吸引亚空间关注的“情绪熵增”。对被污染区域及人员进行长期隔离与净化。
VII.附录
附录A:资产“锚点”(██)精神状态评估报告(After-APsychologicalEvaationofAsset"Anchor")
附录B:现实稳定锚(RSA)技术规格与部署报告
附录C:“混沌恶魔”实体分类与能力分析(基于战场数据与“锚点”情报)
附录D:来自“锚点”的战锤宇宙背景知识摘要(绝密摘要版)
批注:
[联邦议长电子签名]
已阅。批准所有战略建议。“火炬计划”与PRDC立即启动。地星的命运已步入未知的水域,我们必须抓住“锚点”带来的每一丝希望,同时警惕其带来的每一个风险。愿理性指引我们。
——地星联邦最高议会议长[姓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