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0章 不敢表态,心中顾忌(2/2)
崇祯皇帝在位之时,为了能够剿灭祸乱中原的流贼,就曾听取了兵部尚书杨嗣昌的个人建议,下旨征收‘剿饷’与‘练饷’。
然而随着‘剿饷’与‘练饷’的征收,军民百姓们纷纷痛骂杨嗣昌为‘杨扒皮’,更是使得当时的局势越发糜烂。
若非不是刘博源彻底剿灭了流贼,恐怕如今的局势更是不堪设想,大明江山社稷绝对会越发的动荡不安。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赵之龙等人自然心有顾忌,哪敢率先表明个人意见。
在场所有人可都顾及着自己的名声,又怎么能和钱谦益一样毫不知耻,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名声。
而且前些时日新皇登基之时,就已明确的宣告旨意大赦天下,免除江南各省今年的财政赋税,就是为了获得军民百姓们的支持与民心。
若是在这个时候征收‘复兴饷’的话,很有可能造成江南各省的动荡不安,这个责任谁又能承担的起。
万一朝廷为了平息动荡局势,不得不推出一个‘替罪羊’出去,那么又该选谁出去顶罪呢?
因此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名声,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赵之龙等人自然是不敢表明意见,全都在等着徐弘基率先表明意见。
况且在场的所有人当中,只有徐弘基的地位最高,既是当朝的国公爷,又是当朝的内阁首辅,手中又还掌握着南京的大部分兵马。
也只有徐弘基率先表明了意见,赵之龙等人才敢跟随附和,哪敢有自己的个人意见。
就算朝廷追究下来的话,那也还有徐弘基在前面顶着,还有钱谦益在前面顶着,与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就是官场上的明哲保身,尽管徐弘基与赵之龙等人都是处在同一条船上,但是残酷的官场上还是要有防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