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 > 第1017章 九零年代日常生活

第1017章 九零年代日常生活(1/2)

目录

西坡村的清晨是被炊烟和鸡鸣唤醒的。水淼站在楼顶的露台上,看着前院里罗红忙碌的身影。

水泥浇筑的院墙上爬着丝瓜藤,墙角垛着整齐的柴火,几只土鸡在柿树下啄食。

自家的地方大,前后都有院子,楼房也有六层高,不算院子的,就单单楼的占地面积就有两百多平,这六层楼,一千两百平。

“淼淼,下来吃面了!”罗红抬头,大嗓门穿过晨雾。厨房是单独在院角搭的棚子,砖砌的土灶台上,铁锅里滚着的面汤蒸腾出白汽。

水淼看着妈妈麻利地捞面、泼油、撒葱花。罗红是个闲不住嘴的人,她手上动作不停,嘴巴更是吧嘚吧嘚讲古讲个没完没了。要是一般的小女生怎么耐烦听这个,但是水淼偏偏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氛围。

“当年你爸拍屁股进城,都说我要饿死在西坡村。”罗红把煎蛋盖在面上,金黄的蛋黄颤巍巍晃着,“现在看看,铁路局分的鸽子笼还没咱粮仓大。”

水淼吸溜着面条听母亲算账:一层都能割隔出三个房子,租给三户人家,每户月收一百一;除了最底下的一层楼是自家住的,其他五层全都租出去,一年不少钱。又说起她单身一人,家里的房子只能租给女生,还别说,除了最开始断断续续不好租,后面的都是女孩子找上来专门要租她这儿的。

又说起老宅那边的房子,也都租出去了。是的,罗红不单单就这一处宅基地,原先的老宅在水淼爷奶过世后也就交给了罗红。一方面他们的子女都被罗直松拉拔着当了铁路工人,成了城市户口,自然没有农村宅基地的继承权了。

至于为什么交给罗红继承,是因为这十几年来,是她照顾的两老,这在老一辈人眼里,是再正统不过了,所以在宅基地变更的时候,水淼的叔叔伯伯过来闹,村里人也没有松口,就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你叔伯们来闹那天才叫热闹。”罗红刷着锅底笑,“你三叔说还没有父母死了子女不能继承的道理,被老支书一烟杆敲在手背上——‘活着不孝死了乱叫的东西!红丫头伺候老人时你们在哪?在城里当老爷呢!’”她学着老支书重重的方言,眼角的笑纹藏不住的得意。

不能老人家活着的时候,拍拍手一点都不管,死了之后就来争财产,这在族老眼里,又何尝没有兔死狐悲的伤感?!

这也是罗红聪明的地方,她和水直松有恨,但是她还要在水姓这个大家族生活,水淼也姓水,这是斩不断的血缘。

她对两老有怨,但是两老对她有愧,虽然看着是她照顾两个老人,是辛苦了,但是两个老人又不是下不了床的年纪,平常还去地里种菜呢,压根不用她多费心思,也就是最后一段时间累了点。他们收的租都是给她了,这么多年下来,不是一笔小钱了,更别说最后直接把这房子给她了。

“不过,我还是给他们一人补了一笔钱,就当是我买断了这宅基地。别人帮是一回事,不过我们也不能好事占尽了,也省的别人说嘴。别看给的钱多,不过都是你爷奶攒下来的,你妈我压根没花什么钱。”

罗红跟水淼说着里面的门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一个外姓人还能在西坡村过得好的原因,这就是乡性。别看我跟你爸没有一点瓜葛了,但是族谱上我还是他们水家的媳妇,村里人还就是认我。”

水淼知道罗红不在意和水直松还有没有夫妻关系,她在意的是这层身份能够让她在这村里被当做自己人。这在二三十年后的现代是无所谓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个年代,对于乡村尤其是他们这个宗族观念强烈的地方来说才是真正看重的。

说实话,水淼反而佩服罗红这样的人,正是足够理智了才能从利益角度出发,理性选择对自己和女儿最有利的一面。

“回来了也好,有两栋楼,也饿不死我们娘俩,等你以后工作了,去城里生活也不用担心不够用。”

别看她在村里,但是见多了城里工作的光鲜亮丽,知道他们兜里没几个钢镚的。她现在最美好的愿望就是她女儿有个轻松的工作就行了,钱的事不用愁。

“唉,要是东坡村就更好了!!”拆迁呢,两栋楼都不知道能拆多少了?!不过这也是罗红这些西坡村的人的一个美好念头,有事没事嚼几句,都快成了他们的口头禅了。

吃过了早饭,罗红陪着水淼去了祠堂边上的村委会了,水淼要落户回来,还是需要他们办理的。

边上的祠堂热火朝天,听罗红说,村里觉得一直被东坡村压着,就是他们村里人对祖宗不上心,因此村里前段时间商量了,决定要修缮祠堂,每户都捐了一笔钱,罗红虽然作为外嫁女,但是这方面不会让人诟病的,她捐了两千,虽然不算最多的,但是也不算少了的。

“江叔,我女儿,水淼,她要落户回我们村了。”罗红拉着水淼上前,“喊人呐。”

“江爷爷……”水淼也不知道是姓江还是名江,不过跟着她妈称呼的高一辈分总不会错了。

“呦,这都这么大了!好好的迁回来干什么?城里户口吃香呢!可想清楚了?”

罗红撇撇嘴:“就她爸家那些人,哪里容得下淼淼啊。不过孩子也大了,都上大学了,以后照样吃城里粮,他不想孩子落在那,我也不强求,回来挺好的,这才是根呐!”

“可不是这个理?!就直松那个,就不和我们村里人一道的。回来挺好的,放心,这事我们村里通过的。”

正事说完,又扯了不少闲话,水淼高度概括就是三点:

一是她这个村里凤毛麟角的大学生前程远大,这商业互吹让她这个当事人恨不得当场脚指抠出两室一厅;

二是聊一下租户素质的问题,来南州市打工的都是五湖四海,胆子不大的还不会来这里,自然什么人都有;

三就是日常表达对一河之隔的东坡村的羡慕嫉妒……

就连回家了,罗红还是念念不休:“东坡村那些人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一次一次抬高价格,真是……当初他们祠堂建的非要比我们高一头,运都被他们抢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