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1977年之世界之巅 > 第1362章 慈母多败儿

第1362章 慈母多败儿(1/2)

目录

塔那那利佛的雨季缠绵不去,雨水敲打着首相官邸宽大的落地窗,形成一道道蜿蜒的水痕,模糊了窗外花园的葱郁景致。

李安然坐在茶台前,手中端着一杯热气氤氲的武夷山大红袍,目光却穿透雨幕,落在旁边的海图上。

“菲律宾方面的照会,措辞比预想的更为强硬。”安娜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她将一份加密文件放在办公桌上,“他们不仅要求雷神安保立刻撤离,还暗示可能重新审视我们在苏比克湾港口的租赁协议,甚至提及了我们在菲律宾的矿业投资。”

李安然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吹开茶汤表面的浮叶,啜饮一口。茶香醇厚,却压不住心头泛起的一丝冷意。

苏比克湾的那处设施,是GS安保为国际航运提供护航补给的关键节点,也是监控南海动向的前哨站之一。

“海神资源公司的那条勘探船现在位置在哪里?”他问道,声音平稳。

“仍在巴望岛以西约四十海里的海域徘徊,菲律宾的几艘海警船也在附近活动,像是在为其站台。”安娜调出卫星拍摄的画面。“雷神的小队已经按您的命令解除武装并约束在船上,但菲方仍在炒作武装威胁论调。”

“一场精心编排的戏。”李安然放下茶杯,走到巨大的海图前,手指点在那片敏感海域。“美国人出剧本,菲律宾人当演员,想把我们和c国都推到舞台中央。那艘英国船根本不是什么简单的勘探船,它搭载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和深海取样设备,明显是针对海底地质构造和潜在军事用途的航道测绘。”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通知渔讯三号,以海洋科考的名义,靠近那片区域。它上面的那些小玩意儿,是时候测试一下性能了。”

渔讯三号是马岛海洋与气象局名下的一艘现代化科考船,但其搭载的某些设备,其灵敏度和功能远超寻常科研需求,说它是艘间谍船也不为过。

“明白。”安娜迅速记录指令,“另外,张德彪董事长传来消息,华瑞建设的蓝鲸号工程船队已抵达莺歌海盆地项目区,开始进行钻井平台辅助设施的建设作业。他特别提到,船上的首席工程师是他的远房侄子张海,绝对可靠。”

张海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一个沉默寡言却技术精湛的年轻人,毕业于海市交通大学船舶海洋工程专业,是华瑞自己培养的技术骨干。“告诉张德彪,正常施工,但要张海的眼睛亮一些,特别是注意记录所有异常频率的水声信号和不明水下活动。”

“明白。”安娜回应。

处理完南海的紧急事务,窗外雨势稍歇。李安然看了看表,已是傍晚时分。

“李睿今天有电话回来吗?”他像是随口问道,走向衣帽架,准备回家。

“下午三点左右给米拉贝尔夫人打过电话,说是一切安好,就是北方的暖气太足,有些干燥,嗓子不太舒服。明月夫人给他送了加湿器和雪梨膏过去,应该能缓解一些”安娜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还抱怨说训练强度大,食堂的馒头比马岛的面还难吃。”

李安然也笑出声来,能想象到儿子在电话那头略带抱怨又努力适应的样子。“男孩子适应适应就好了。馒头啊……你别说,我倒是有些想了。”

想到当年他在京师初期,同样嗓子干裂,浑身焦躁的痛苦,不禁莞尔一笑。

回到家中,晚餐的气氛比平日稍显安静。

李睿的远行,让这个热闹的大家庭似乎缺了一角。

米拉贝尔有些心神不宁,时不时看一眼手机。李翊则喋喋不休地讲述着学校里的趣事,试图活跃气氛。李锦、李琰几个安静地吃着饭,嘴里哼哼唧唧,很是敷衍地应对他们的二哥。

饭后,李安然习惯性地走向书房,却在楼梯口被米拉贝尔叫住。

“安然,”她手里拿着一件柔软的羊绒开衫,“晚上凉,把这个披上。还有……小睿那边,真的不会有事吗?我听说那边冬天有时候会有沙尘暴……”

李安然接过开衫,拍拍她的手背,语气温和而肯定:“放心,京师是首善之地,安全方面万无一失。黄老和明月都会照顾他。男孩子,总要经历些风雨才能长大,何况这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米拉贝尔的神情稍缓,轻轻叹了口气:“我知道……就是心里总是惦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