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养元丹之争(1/2)
除了潜龙二号,比较让李默白上心的便是当初李默白从世家那里顺来的神兵配方和天争内神机造物上拆下的材料。
这些都属于材料学范畴,超出知识储备了,李默白本人是一窍不通的,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为了李默白这个需求,厂子里又收购了一个金属材料加工厂。
通过不断对现下各种材料作比对,工程师给了个不是太确定的答案,有些和稀有轻金属比较像,有些和贵金属比较像,具体特性又有细微的差别。
与现代研究出来的高性能合金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相似之处,但又不符合过往科学经验总结,工程师世界观都被李默白这些材料整崩溃了。
李默白大概是知道原因的,这些材料要么是被武道之气洗练过,要么被修士法力蕴养过,很多特性已经和现代这种元气稀缺之地截然不同。
所幸李默白也不着急,让刘叔在H市给那些材料工程师安排了一处实验室,和外地的实验室做同步对比,时间长了应该会有收获。
厂子里最近很忙,娇兰那边也差不多,毕竟另外两个销售城市接力铺开,新版的柔体丸和内壮丸已经开始上市,其中自然要涉及海量物资的吞吐。
王曼丽做的比李默白想的还要好一些,新的药物生产基地,配套的种植基地,全部挪了过来。
哪怕只是刚到位,这些产业也能迅速释放海量的工作岗位,不同于农业种植需要工业化,集中化,药材种植需要注重的细节更多,也需要更精细的农业。
华国虽然也有类似药材工厂之类的产业,但娇兰的药材来源主要还是靠包山头,李默白架过聚元阵的山头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至少不至于像药材工厂一样竭泽而渔,那样的药材能维持自身所需已经难得,很难提供元气扩张的支持。
只论药性,市面上目前还没有超过娇兰的产品,大家目前都还处于追求数量大于追求质量的阶段。
也正常,目前市场是一片蓝海,只要跑量就可以了,市场需求量之旺盛,近乎无穷无尽,远不到提升质的时候,哪怕灯塔国那些权贵也没有觉得迫在眉睫。
只能说,一步慢,步步慢,时间会教他们做人的。
华国什么最多,不用想也知道农民最多,哪怕水平再差,挥两下锄头的本事还是有的,这些原本大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半辈子农民在娇兰这里一下子成了宝贝。
药田可不是农田。
粮食卖不了多少钱,药材却不可能按照粮食价格出现在市场,精耕细作,仔细照料,都需要花费不小的精力。
一亩地养上一个农民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还是以舒筋草为单位计算,换成清心草,凝华草这些更上品一些的药材养两三个农民都不成问题。
一亩地养上一个,一个山头至少是一二百农民,几个山头下来,周边村子里闲着的大爷大妈都不够用了,还得政府从其他地方要。
一两千不嫌少,三四千不嫌多,一时用不上也可以一亩地上先多用几个人。
工资或许暂时给不了太高,每人每月三四千,但稳定交个养老还是不成问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