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归乡路远念亲眷,川河宅暖见童真(2/2)
快马加鞭走了五天,李正华终于回到了川河。刚到家门口,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他推开木门,只见一个小子围着一个小女孩,正在玩踢毽子。
“爹!”四华最先看到他,手里的毽子“啪”地掉在地上,撒腿就跑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腿,“爹,你可回来了!我们都想你了!”
女儿小花穿着粉色的小袄,扎着两个羊角辫,走到他面前,拉了拉他的衣角:“爹,你带糖了吗?”
李正华蹲下身,一把把小花抱起来,在她脸上亲了一口,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开封的桂花糖:“带了,都有份。”他把糖分给小花和四华,看着他们吃得眉开眼笑,心里的疲惫瞬间消散。
晚饭时,赵慧娘做了一桌子菜,有。
饭桌上,大华兴奋地说:“爹,最近酒楼生意越来越好,!”二华则说:“爹,最近川河和凌水的账目都在这了!”
李正华听着孩子们的话,心里满是欣慰。他离家三个多月,孩子们长大了不少,也懂事了。
吃到一半,他想起三弟李正勇,问道:“正勇呢?怎么没来吃饭?”
赵慧娘盛了一碗汤递给她:“你三弟在作坊里忙着呢,说是赶制一批皂,要运去州府。自从你去了开封,他就没闲过,白天在作坊里,晚上还得琢磨新的原料。”
李正华点点头,心里有些愧疚。他在开封忙着赚钱,家里的事,全靠三弟撑着。
吃完饭,他跟李盛德说了要在作坊里加一条玻璃生产线的事,李盛德虽然不懂什么是玻璃,却还是支持他:“你做什么,我都信你。家里的事,有我呢,你放心。”
第二天一早,李正华就去了自家作坊。李正勇穿着一身粗布短褂,手里拿着一块刚做好的皂,正在检查质量,看到李正华来了,连忙迎上来:“大哥,你怎么回来了?开封的生意还好吗?”
“挺好的,”李正华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回来,是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我想在作坊里加一条生产线,做一种透明的‘琉璃’,叫玻璃。这种玻璃,比市面上的琉璃透亮,能做瓶子、杯子,肯定更值钱。”
李正勇愣了一下:“透明的琉璃?我没见过啊。大哥,这东西好做吗?”
“不难,我有法子。”李正华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画着玻璃的原料配比和烧制步骤,“你看,用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按这个比例混合,再用大火烧透,就能做出透明的玻璃。我还带了两个模具,一个是小瓶子,一个是瓶盖,你按这个样子做。”
他把模具递给李正勇,模具是用木头做的,刻得精致,瓶身小巧,瓶口有螺纹,刚好能和瓶盖对上。“这种瓶子,是装一种新东西的,叫沐浴露,比皂更好用,专门给宫里的娘娘们用。”
李正勇接过模具,仔细看了看,眼神里满是好奇:“宫里的娘娘?大哥,你现在的生意,都做到皇宫里去了?”
李正华笑了笑,把跟王爷合作的事简单说了说:“现在有王爷撑腰,咱们的机会来了。这玻璃和沐浴露,就是咱们的敲门砖。你得尽快把生产线建起来,找几个手艺好的工匠,专门学做玻璃。第一批,先做两百个瓶子和瓶盖,我要尽快运回开封。”
“好!”李正勇干劲十足,“我这就找工匠,明天就开始建窑。原料的话,石英砂在河边就能挖到,纯碱和石灰石,我让人去州府买,很快就能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