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杨明实录:从穿越八十年代开始 > 第648 章 文化信号

第648 章 文化信号(1/2)

目录

郭胜利和老金花端着菜进来,笑着招呼道:

"今儿高兴,为了庆贺石头回来,咱们敞开肚皮大喝一场……

"

钱见宸冲杨明眨眨眼,示意这个话题先打住。

酒过三巡,杨明忍不住问:

"钱叔,我在英国时看到报道,一件华夏元青花瓷拍出天价,怎么国内没什么人知道?你作为行业内元老,知道这事儿吗?

"

钱见宸点点头:

"我看过报道,但那记者不知为什么只是一笔带过。大篇幅写英国风情,主办方对他怎么友好,最后还上升到国家地位提升,外国人已经不再小看国人怎么怎么滴。

关于拍卖会,他没怎么写,只说有件华夏瓷器受到众多富裕人士追捧,这反应了国外人对华夏文化的热爱。

"

杨明听了很无语,如果马都去报道,肯定会深入分析这件元青花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而不是这些无关紧要的表面功夫。

不过,这年代记者大多都是这样的文风,归根结底还是没自信,老是怕外国人看不起自已。把一些扯淡的热情接待看得过重。

钱见宸叹了口气:

"现阶段,很多记者出国采访,总觉得能受到礼遇就是巨大的成就,却忘了自已的本职工作是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那件元青花拍出天价,背后反映的是国际市场对中国文物价值的重新认识。这是多么重要的文化信号啊!可我们的记者却把重点放在了表面的虚荣上。

"

郭胜利端着酒杯说道:

"你们说的我不太懂,但我知道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是好东西。只是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的真正价值。

"

"这就是问题所在,

"钱见宸接过话头,

"我们的媒体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让更多国人了解我们自已的文化瑰宝,而不是一味追求表面的虚荣。

"

杨明看看钱见宸,疑惑问他:“钱叔,您是荣宝斋老人,就没说过元青花人物大罐信息吗?要真是好东西,怎么咱们国内没有,倒是在国外老有报道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