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1979黄金时代 > 第1284章 战略合作

第1284章 战略合作(2/2)

目录

“法国有一档节目叫《Intervilles》,以城市代表队为单位,通过各种趣味游戏来比赛……94年是中法建交30周年,我们可以与法国电视台合作,联合推出《Intervilles》国际版,中、法几座城市的代表队参加。

还可以引进版权,咱们自己来做,想做国内城市就国内城市,想与国外合作就国外合作。”

这档节目被央视引进后,取名叫《城市之间》。一度非常受欢迎,但随着成本提高、游戏模式单调、收视率下滑等因素,后来取消了。

“综艺是海外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还可以搞《厨王争霸战》,各国厨子来比赛。

或者《中餐厅》,咱们去美国开个餐馆,推广美食文化,不仅要面对繁忙的餐厅运营,还要应对各式各样的客人。镜头实时追踪,这叫真人秀。

或者再弄个……”

“你先等等,我缓一会儿!”

杨威光连忙打断,信息量太大了。

陈奇要在国内开辟意识形态战场,最好的平台不是电影、报纸,而是电视,那只好借用央视的。既然借人家平台,就得给点好处。

他说的这些,实际是央视节目未来的整体规划方向。

而东方集团要深度参与其中,所以叫战略合作。杨威光也想明白了这点,他不介意陈奇帮忙策划,但肯定不能让陈奇有太大的话语权。

“具体合作模式呢?”

“我不参与内容制作的节目,创意就当友情赠送了;我们联合制作的节目,按照投入占比进行广告分成;我独自制作的节目,在央视播出,广告收入五五分。

另有一点,如果我想做某个话题,比如放在《实话实说》中讨论,节目组必须配合。这是组织下达的政治任务!”

思想是这样:强调新闻的真实性、评论性,喜欢找专家、学者、工人、农民、干部各群体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引导社会舆论。

所以他在任期间,出现了一大批此类型节目。

《实话实说》的话题设置,有些尺度非常惊人,后世都想象不到。

《焦点访谈》虽然免不了各种限制,但90年代那会是真曝光问题——《焦点访谈》就是从《东方时空》的一个子版块《焦点时刻》,衍生出来的。

最红火那会,记者采访取材都十分困难。因为一旦曝光,就代表有官员被处分,所以记者拍到关键证据都得争分夺秒的赶回来。

杨威光甚至养成一个习惯,每到《焦点访谈》播出的时候就出来散步,为的是躲开各地打来的求情电话。

“老杨!”

陈奇换了个称呼,认真道:“我们可以先把《东方时空》搞起来,《实话实说》可以作为《东方时空》的晚间特别节目,每周出一期,做熟了再独立。

再把法国《Intervilles》的合作搞起来。

有这仨节目,我们也好交差。”

“……”

杨威光沉吟片刻,点点头:“我马上组织台里开会研究!”

一个是官方新闻和评论性质、一个是各群体思想碰撞的舞台、一个是外宣——中法建交30周年。所以他也觉得这仨节目要优先。

而他又忽地想起一事,道:“对了,田部长跟我提过一嘴电影频道?”

“哦,那是小事情!我们干的才是大事。”

“好了,我也不打扰了,尽快给我消息。”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