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包办婚姻:为何有的幸福,有的成了悲剧?(2/2)
因为职业习惯,无论看到什么现象总是会想到股市投资,总是会思考与股市有什么关联,这已经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找老公,找老婆,找儿媳妇,找女婿,这些都需要眼光。投资选股不也是需要眼光吗?买不买房也是,买不买黄金也是。
那什么是眼光呢?
我想了想,觉得眼光应该就是看得透,看得准,看得远的本事。
看得透,就是能迅速抓住事情的本质,不被现象或细节所迷惑。炒股就是如此啊,这句话我们以前也经常说。
看得准?马未都看的就准。千万不能说人家运气好、买的早。买的早本身就是本事。这轮牛市我们买的也早,低点的时候我们就抄底了,那时候还没有几个人相信会有牛市呢,这能算是运气吗?哪怕一次算、两次算,但也不能次次都算吧?
所以,看得准就是基于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准确判断能力,不能靠什么运气好,即使真的一时有好运气,大概率也会凭本事再亏进去。
看得远呢?那就是预判了,我们对此太熟悉了,这是我们的日常重要工作之一。
看得远最不容易,应该是眼光最高阶的综合体现。它建立在看得透、看得准的基础上,基于对规律的把握,来推演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机会以及风险,从而提前布局。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虽然可以有点大言不惭的说,在股市里我们还算得上是看得透,看得准,看得远了,但是在其他方面就一定不是了,毕竟术业有专攻。
比如前面提到的如何判断两个人是否合适,我们的眼光就比不上那些专业的好媒婆,毕竟人家见识的多,总结的多。
比如看落日晚霞,我们就绝对比不上那些搞气象的专业人士,大概率连人家的边都摸不上。这也是术业有专攻。
“术业有专攻”这几个字,生活中我经常提起,这可不仅仅是一句谦虚的客套词。这句话让我时刻提醒自己,在不懂的领域一定要谦虚谨慎,要多向人家专业的人学习,千万不能不懂装懂,甚至班门弄斧,否则就自欺欺人、贻笑大方了。
忘记是韩寒还是郭敬明讲过一件事了,他上中学的时候觉得自己踢足球很牛,结果被一帮专业队的小学生踢得羞愧至极。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我忘记了,大概就是:业余在专业面前就是渣渣。
03|天热别出门
好了,不闲聊了。
最后想说的是:不要出门,家里最舒服,除非你想出来洗桑拿。
李鸿章有个对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给它来个横批:待在家里!